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北京高校

北京電影學院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北京電影學院
網站熱點:
新聞網,表演,logo,繼續教育學院,導演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2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7:59:43
網站介紹:
北京電影學院是電影人才的搖籃,是目前高等藝術教育中*的電影專業院校,在國內電影和文化藝術界享有盛譽,也是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高等學府。
網站百科

基本簡介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是*電影人才的搖籃,是目前(2014年為止)*高等藝術教育中*電影專業院校,在國內電影和文化藝術界享有盛譽,也是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高等學府。學院占地面積為91293平方米。截至2006年12月底,學院教學行政用房建筑面積為52803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20.4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生均8.4平方米。2006年,生均教學、科研設備總值5.7萬元。百名學生配備教學用計算機44臺、配有多個多媒體教室和語音教室(69個座位)。

歷史沿革/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在陳波兒的領導下,謝鐵驪、巴鴻、王賡西四石老娘胡同,成立于1950年。
堯等經過籌劃,并經文化部、中宣部和周恩來總理同意,于1950年6月創建了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簡稱表演藝術研究所)。并于7月初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開始招生。
1950年9月14日,*大專三年制的演員班38名學生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
1910-1951,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陳波兒,新*剛建立,表演藝術研究所由陳波兒擔任所長,王逸擔任副所長。所址設在西城區石老娘胡同4號院,后又逐漸發展了三處校舍,即:石老娘胡同9號院、受壁胡同、大成巷等四座四合院,占地面積共32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積有2000平方米。
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
表演藝術研究所時期,*共產黨的支部,隸屬電影局總支,為第8支部,首屆支部書記謝鐵驪。演員一班的主任教員開始由嚴恭擔任,不久改由謝鐵驪任主任教員,直到這一屆學生畢業。這個班并于1951、1952年招收了兩次插班生,畢業時共有55名學生。
1951年新學年開始,又招了演員二班、編劇班,演員二班有24名學生入學,主任教員是陳懷愷。編劇班有37名學生,主任教員開始是林藝,不久由耿西擔任,直到這一班學生畢業。
1951年5月,表演藝術研究所改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簡稱電影學校)調任白大方為校長,并兼*共產黨的支部書記。
1951年秋,演員一、二班、編劇班先后赴湖北漢陽參加土地改革6-8個月。之后,編劇班又深人石景山鋼鐵廠參加車間工會工作和石鋼工人共同生活了三個月。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以孫明經教授為首的南京金陵大學電影播音專修科、以陳河聲教授為首的蘇南文化教育學院電化教育專修科、以錢家駿、范敬祥教授為首的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動畫專修科的師生連同三校的教學設備,調來電影學校。在北京組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
院系調整后,1952年電影學校參加了全國高校統一招生,開辦了新聞攝影專修科、洗印專修科及蘇州美專轉來的動畫專修科三個兩年制的大專班,洗印專修科除大專班外,同時招收了洗印中專班;為發展民族地區的電影放映工作,舉辦了民族地區放映師資訓練班。直到1954年,又先后舉辦了新聞攝影干部訓練班、*期放映師資訓練班、俄文專修班等在職干部培訓班。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改名為北京電影學校。校長白大方,副校長兼黨的支部支記盧夢。
1956年最終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199次政務會議上做出決定。“……電影局應積極準備條件,爭取四至五年內創辦電影藝術學院,培養電影人才,首先是編劇、導演、演員……”。在電影事業管理局制定的電影事業發展的*五年計劃中,列有在北京電影學校的基礎上建立北京電影學院的規劃。1955年11月由蘇聯專家B·伊萬諾夫、B·卡贊斯基、A·西蒙諾夫、B·安東年柯主持授課,以培養師資為重點舉辦了導演、演員、攝影、制片四個專修班,學員都是來自各電影制片廠具有相當實踐經歷的創作和制作部門的在職干部,學制二年。學校同時配備了一部分師資力量協助蘇聯專家工作并隨班學習。
1955年7月,北京電影學院籌建小組“關于籌建北京電影學院工作的報告”,經文化部上報政務院。周恩來總理于7月24日親自批示給高等教育部并由綜合教育司于8月4日正式列人計劃。
1956年6月1日國務院批準北京電影學校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任命電影事業管理局局長王闌西兼院長,章泯為*副院長,鐘敬之、吳印咸、盧夢為副院長,盧夢兼黨總支部書記。建院后,校址設在新街口外大街的小西天

建院后,專業學系設置為電影導演系、電影演員系、電影攝影系和放映師范專修科。同時參加了全國統一招生。三個本科系(四年制)還要進行專業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招收了86名學生。他們正是新*電影隊伍中的*批本科大學生。放映師范專修科招收了29名大專科學生。
1958年8月,文化部批準建立北京電影學院實驗電影制片廠。
1959年,增設了電影美術系,本科五年制。并進行了招生。
1960年,文化部決定新成立的北京電影工程學院的電聲、化工、機械三個專業班的新生及教工全部轉人電影學院,建立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工程系。
1961年,建立電影文學系,由文化部文化學院轉來二年級15名學生學習電影編劇和電影藝術理論,于九月初開學。
1963年,上海電影專科學校撤消后,美術系在校學生轉入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美術系(美61屆)繼續學習。
從1960年到1965年,由實驗電影制片廠組織的本科生各屆畢業班攝制的聯合畢業作業,短故事片20部、71本,紀錄片多部。其中《穿山巨龍》、《大木匠》、《父子倆》三部短故事片、《高爐電花》、《裝卸之歌》二部紀錄片曾在國內發行上映。
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后,電影教育完全陷于癱瘓。1970年5月,全體教職工下放部隊農場勞動,接著又把全部校舍房屋、設備、影片資料、圖書移交出去,電影學院被掃地出門。
這一時期,電影學校在壓力下堅持了辦學、先后招收了"工農兵學員"的大專、中專、進修班等22個專業班。
為正處在干部青黃不接的部分電影制片廠輸送了一批青年干部。
1973年江青等人把文化部所屬在京的藝術院校合并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北京電影學院被改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電影學校。“文革”結束“四人幫”被粉碎后,1977年經國務院批準又恢復了原建制的北京電影學院。

四人幫”被粉碎后,1977年經國務院批準又恢復了原建制北京電影學院。
1978年3月建立了由副部長王闌西任組長,盧夢、 鐘敬之、申伸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大力撥亂反正,恢復被文化大革命摧殘、扼殺的電影教育 。當年,恢復了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錄音五個系本科的招生,文學系先以舉辦進修班主逐步恢復本科招生。舉辦表演師資進修班,各系并舉辦干部專修班。為給民族地區 培養電影干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內蒙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表演、攝影、美術、錄音四個專業的本科班。 隨著教學秩序的正常化,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制片廠的建立,使課堂教學和教學實習配套成龍,教師的藝術實踐也開始得到安排。遷建新院址的報告經中央和北京市領導機關批準后得到落實。1980年10月,國務院任命成蔭為院長。1983年7月沈嵩生出任院長。
1982年7月,羅光達、周傳基以觀察員身份赴澳大利亞參加 CILECT(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絡中心)會議之后,學院先后派出考察團考察了東、西方一些經濟發達國家電影電視教育的現狀。
北京電影學院于1984年被吸收為CILECT的會員學校,并于1988年被選為理事學校。1991年6月6日,受CILECT的委托,由學院主持召開了“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電影、電視培訓研討會”,出席會議的有亞太地區22個國家和地區的35個高等影、視院校代表,CILECT的四位副主席和聯合國教科文總干事馬約爾先生參加了會議。會議對亞太地區影視院校間的交流與合作產生了重大影響,會議并決定在*建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影視培訓基地。
1984年,電影學院受權招收碩士研究生,并逐年擴展研究方向和擴大招生人數。此后又同*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研究方向為電影歷史和電影理論的碩士研究生教學班。
1989年建立的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培訓中心,有來自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分別學習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電影史、*當代電影創作、漢語及*書法等專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代表泰勒先生在考察了該中心的教學質量和師資條件后,建議在北京電影學院建立國際影視教師的培訓基地。
1991年5月,學院在回顧四十年特別是近十年來的辦學歷程后,制定了《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學院將建設成以藝術創作專業為主體,結合理論、管理、技術等多種專業學科、多層次、多種形式的綜合性影視高等學校,并提出:為使教學活動符合*影視創作和生產的實際,開設新的專業,有選擇地吸收東西方各國電影創作和電影教育的有益經驗,以我為主,建立起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電影教育體系,實現學院既是影視教育中心,又是影視創作及研究中心,把學院辦成國內外*流的社會主義電影電視學院。
1991年9月,王鳳生出任學院黨委書記。1992年12月劉國典出任院長。
1992年,學院決定建立“金燭獎”、“北京電影學院獎”,前者為獎勵在校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和職工;后者則為表彰學院師生及歷屆校友在電影創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電影作品而設立的榮譽獎,以弘揚電影教育并推進*電影藝術的提高。獎項分大獎、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錄音獎七項,1993年5月5日,隆重舉行了首屆“北京電影學院學院獎”、“金燭獎”頒獎大會,獲獎作品及作者名單以金字鐫嵌在校園的金字塔碑上。
1993、1994年,是全國處于深化改革的歷史階段。學院黨委為貫徹《*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文件的精神,提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層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加強理論研究;加強教學和社會實踐密切結合等若干措施。并提出了"育人是根本,教學是中心,改革是出路,管理是關鍵"的工作方針。
從1994年開始并擴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計劃。
到1995年,在職的教授、副教授已占教師隊伍總數的43%。繼1991年首批獲學院優秀教材獎的11本教材之后,1993、1994年又有16本教材獲獎。學院電視劇部攝制的《跨越生命線》,青年電影制片廠攝制的《姍娘》、《黑駿馬》及《紅櫻桃》等堅持主旋律的影片,受到觀眾的歡迎。
綜合管理改革不斷深化,1993年學院被廣播電影電視部授予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稱號。隨著一部分老齡干部、教師退居二線,一批中青年干部相繼走上領導崗位,成為學科的帶頭人。

辦學條件/北京電影學院

院系設置
北京電影學院現有10個本科教學系、院,9個本科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導演表演攝影、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廣告學、錄音藝術、公共事業管理、動畫)共28個專業方向;藝術學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目前,學院的電影學博士點1個(4個研究方向);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美術學、藝術學(一級學科)4個碩士點(53個研究方向)都已經招生。同時,學院有4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本科重點專業;4個北京市本科品牌專業;4個北京市本科骨干專業;還有1個北京市碩士重點學科,兩個碩士重點建設學科。

 北京電影學院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配合教學,學院建有電影研究所、電影技術研究所、電影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動畫藝術研究所、影視文化產業研究所、中日動畫漫畫研究中心和《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動畫產業年報》以及《*電影產業年報》編輯部等研究機構。2003年-2006年,學院共獲得學術成果獎項64項(次);教師發表學術論文498篇(次);教師和學生依據自身學術背景,申請到和承擔了科研課題項目共計226項,各類科經費總計549.4萬元;課題研究完成后,撰寫出版學術專著(教材)累計184部。現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部級精品課程1門,院級精品課程10門;省部級精品教材2本,院級精品教材7本。 截至2006年12月底,學院有教職工542名,其中專任教師284名,具有正高職稱者45名,副高職稱者91名,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156名。博士生導師11名,碩士生導師108名。學院2005年榮獲北京市教育創新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院系
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6]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戲劇影視導演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
表演創作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影視攝影與制作
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
錄音藝術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戲劇影視導演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
動畫專業、戲劇影視文學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
攝影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國際交流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獨立學院)

師資力量/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有教職工501人,其中專任教師262人,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104人;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102人、博士學位6人,在讀博士學位3人,碩士學位2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教師中大部分是國內外電影專業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教師或者電影藝術家,具有豐富的電影人才培養、電影技術應用開發和藝術創作實踐經驗,在電影創作、教育和學術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過國內外影視創作的多項大獎。

學院還聘請校外的電影藝術專家如吳貽弓、張藝謀、陳凱歌、張豐毅田壯壯、黃建新、顧長衛等擔任學院的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機構設置/北京電影學院

行政管理

黨委(學院)辦公室
黨委組織部(統戰部)
離退休工作辦公室
黨委宣傳部
紀監審辦公室 
黨委學生工作部 (學生處) 
人事處
教務處
招生辦
外事處
科研設備處
財務處
行政處
基建處
保衛處(黨委保衛部)
校產辦公室
工會
團委

學術研究/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以其電影學學科(研究方向)專業設置全面,課程體系充實而著稱。是目前我國*教學硬件設備齊備,教學師資經驗豐富,科學研究力量雄厚,課程、教學質量優良、學術理論研究水平一流的、規模*一所培養電影藝術創作、理論、技術、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的國內著名電影高等藝術院校。在全世界100多所電影技術、藝術高等院校中,北京電影學院的校園建設、辦學規模、學科方向、師資力量、課程設置、教學設備、藝術創作、人才質量、教學水平、教學管理、理論研究成果均屬前列。是目前*高等藝術教育中*特色的院校,是亞洲規模*、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高等學府。

專業特色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教育、教學的特點是:電影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制作專業為主體;兼顧歷史、理論、批評的研究、藝術創作與科研。不斷地加強電影學學科建設、全面地充實和提高教學質量、建立一只學術水平精湛的師資隊伍、建構和形成有效、獨特的電影藝術教學方式和辦學特色,是學院一直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

學科建設

2003年我院終于成功申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立了電影學博士點,并且新增了“美術學”和“廣播電視藝術學”兩個碩士點。北京電影學院現有教學單位8個系,6個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礎部,共計16個教學實施部門。按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目錄編制,共有10個專業(36個方向):

文學系: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劇作、電影理論、電影批評)

導演系:導演專業。(故事片、紀錄片、剪接、影視節目之作)

攝影系:攝影專業;(故事片攝影、紀錄片攝影、科教片攝影、影視照明、)

美術系: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廣告學專業。(電影美術設計、特技美術、廣告制作、影視化妝)

錄音系:錄音專業。(錄音技術、錄音藝術、音樂錄音)

管理系: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影視制片、發行放映、文化經濟人)

 電影學系:(電影研究所)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理論、電影批評、影視創作學)同時,負責學院的學報出版,學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學院網絡的工作。

數字影視技術系:(數字媒體技術研究所)(影像工程、數字影視技術、新媒體技術、網絡游戲)

表演學院:表演專業。(表演、配音)

攝影學院:攝影專業。(圖片攝影)

動畫學院:動畫專業。(動畫、動漫畫設計、計算機圖形圖像,三維電腦動畫)

繼續教育學院:表演專業:(影視表演、節目主持人影視模特);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劇作);導演專業:(影視導演、影視節目制作、編導、);攝影專業:(電視攝像圖片攝影);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影視美術設計、影視化妝、);廣告學專業:(廣告制作);動畫專業:(影視動畫)

國際交流學院:導演、表演、攝影等電影、電視制專業。

高職學院:招收各個專業的高職(大專)學生。

研究生部:招收、管理電影學學科各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基礎部:負責全院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課教學。

學院目前有北京市4個重點的本科專業方向:導演、攝影、表演、動畫;1個碩士點重點學科:電影學。2個碩士點的重點建設的學科:美術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學院電影研究所:承擔國家、省、部級的科研項目、藝術理論的研究工作,培養電影歷史、理論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院數字傳媒技術研究所:承擔國家、省、部級的技術科研項目、應用技術理論的研究工作,培養電影新媒體技術、數字電影、電影應用技術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院相關系建有相應的研究所,完成國家、省、部級的學術科研項目。

辦學條件/北京電影學院

電影制作專業的發展與人才培養,關鍵是基礎學科和實驗室的建設。學院這些年,重點加強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室建設,一些獨具特色的電影專業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燈光室、暗室、畫室、拉片室、特技棚、攝影棚、錄音棚、動效棚、剪接室、非線性編輯室、放映室等專業實驗室,都已經具備了規模,形成獨特的特色。

尤其是學院目前建有三個電影學專業重要的實驗室,在電影學專業的技術、藝術方面具有領先作用:

1) 動畫傳感、圖形圖像實驗室。可以實時進行人物實物動作圖像捕捉,制作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動畫作品,其中教師、學生制作的動畫片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國內、國際獲獎。

2) 錄音技術實驗室。有多個對白錄音棚、動效錄音棚和混錄棚,可以進行電影
和電視的聲音制作。該錄音棚曾經承擔了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拍攝的影片《英雄》的后期聲音制作。曾經承擔了著名電影導演陳凱歌拍攝的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后期聲音制作。

3) 數字電影(高清電視)實驗室。擁有目前國際先進的數字電影前期攝制和后
 期編輯設備,開始進行數字媒體技術、數字電影制作方面的應用技術研究,該實驗室已經開始承擔制作數字電影短片拍攝,并拍攝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數字高清電視紀錄片。

研究生教育

學院目前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90人,11名博士生導師,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其中博士學位7人,碩士學位28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2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國際電影學專業的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教師;學院的許多教授被國內外大學的電影專業聘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有的教授已經被聘為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培養電影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現有一個電影學專業碩士點,其中專業研究方向有:1)電影藝術理論;2)電影美學;3)東方電影藝術研究;4)電影批評及評論;5)*傳統藝術理論與電影藝術;6)中日電影比較研究;7)影視敘事與文化研究;8)影視傳播理論;9)*電影史;10)外國電影史;11)港臺電影研究;12)電影導演創作及理論;13)現代電影技術14)電影表演藝術創作及理論15)電影攝影藝術創作及理論;16)電影技術及理論;17)電影攝影藝術創作及理論;18)電影劇作創作及理論;19)電影美術設計創作及理論;20)電影錄音創作理論研究;21)電影制片管理;22)攝影造型創作及理論;23)電影市場營銷管理;24)電影錄音技術;25)影視廣告制作;26)影視特技美術;27)世界動畫電影史;28)動畫創作及理論;29)動畫創作及多媒體應用研究等。學院已經共計培養了碩士研究生200多名,學生質量優良,在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初步形成了本院的特色。

專業課程/北京電影學院

目前,學院各個系除專業課程和學位課程外,所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電影技術概論》,《電影藝術概論》,《編劇技巧》,《導演藝術基礎》,《導演創作》,《表演藝術》,《攝影創作》,《美術設計》,《特技美術》,《動畫制作》,《聲音制作》,《制片管理》,《電影美學》,《電影理論》,《視聽語言》,《*電影史》,《外國電影史》,《電影畫面》,《類型電影》,《大師研究》,《影片分析》,《繪畫》,《照相基礎》,《計算機圖形圖象處理》,《廣告制作》,《剪接》。

教學特點/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教育、教學的特點是:電影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制作專業為主體;兼顧歷史、理論、批評的研究、藝術創作與科研。學院在教學中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教育,堅持教學質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加強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在電影學理論研究方面,密切關注研究當前電影創作、技術、藝術、管理、市場、理論等方面的新課題,以理論研究推動教學和學科建設,以教學和科研帶動、促進影視創作。學院有計劃的組織、領導教師的教學、藝術創作,科研工作,理論研究工作,積極為教師的藝術創作和科研創造條件,實行教學、科研和藝術創作三結合。

 1)請具有豐富藝術創作經驗的教師上課。學院任課的教師都有十分豐富的電影創作經驗,而且,學院創造條件使專業課教師能做到1/3時間上課;1/3時間進行備課、進修、著述、科研、訪問;1/3時間進行藝術創作。

2)學生課程的3大主要類型:

 共同課: 國家教育部規定的課程:例如;法律、語文、計算機、外語、體育和學院各系共同規定的課程:電影技術概論、電影藝術概論、視聽語言、*電影史、外國電影史。

專業基礎課: 各個系所學專業必須完成的課程。

專業課: 專業課程。

3)教學影片的觀摩:

本科學生在上大學期間,平均每年要觀看電影(膠片)160---180部,四年中總計大約會看650---800部。如果加上上專業課、創作課程及自己學習觀看的錄象帶、DVDVCD形式的電影。觀摩、交流著名導演的電影作品。學院每年要請一些著名電影導演來放映他們拍攝完成的影片:例如:學院先后邀請了著名導演謝飛、鄭洞天、韋廉、張藝謀、陳凱歌、王家衛、唐季禮、馮小剛、張國立、馮小寧、陳國星張元梁天等來放映他們拍攝完成的影片,與學生進行電影創作的交流,使學生收獲很大。觀摩學院畢業學生的拍攝的電影作品,每年在學期末,各個系的學生集中放映這個學期拍攝完成的各種各樣(DV、VHS、16MM、35MM)的作業。

4)完整的課程作業和畢業聯合作業的拍攝:僅以導演系、攝影系為例

一年級:拍照片作業和vsh錄象作業。
二年級:拍DV作業和BETACANM錄象作業。
三年級:拍16MM膠片作業。
四年級:各個專業的學生聯合拍攝35MM膠片作業。作業長度:30分鐘;學院提供攝影機35MM膠片;照明燈具,錄音設備和部分制作經費。

學院電影課程是按兩個系統劃分:制作系統:編劇、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制片管理。理論系統:理論、歷史、批評(評論)總體上講,課程的內容更重視電影的制作技巧的學習,課堂的教學更偏重于電影制作理論的講述,重視學生的創作技術、技巧、經驗的鍛煉與培養。同時,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電影理論講述。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課堂講授、作品分析、專題討論、命題作業、創意寫作、拉片研究、作業講評、現場拍攝。學院鼓勵學生任何形式的作業參加國內電影、電視節及學生電影、電視作品展。

專著出版/北京電影學院

近5年,學院極為重視電影學的研究、重視電影藝術創作和電影理論的研究,重視理論學術專著的出版和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教材的建設,重視國外電影藝術、技術領域的專著的翻譯出版工作。

具不完全統計,從1990年至2002年的12年期間,共計出版電影文學、電影表演、電影導演、電影攝影、電影錄音、電影美術、電影管理、*電影史、外國電影史、港臺電影、電影理論、電影美學、電影動畫、圖片攝影、電影數字技術等專業15大類,142本,近2000多萬字;其中,譯著25本。有21名次教授、副教授獲得全國優秀圖書“金鑰匙”獎、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等。此間,學院教師發表重要論文143篇,刊物刊登11篇。2002年學院出版了《新世紀電影學論叢》系列專著叢書12本(近430余萬字),這套系列專著今年將再出版9本(預計230萬字),其中歷史、理論6本,美術1本,數字技術1本,動畫1本。2004年6月,完成《電影分析讀解手冊》專著(22萬字)。2004-----2005年繼續完成《銀幕訪談系列》后續的專著6本(美術設計、數字電影技術、錄音創作、表演、制片、動畫創作)預計150萬字。2006年完成《*電影學史系列專著》14本,預計300萬字。

科研立項  /北京電影學院

學院教師的教學、研究工作著重體現在三個方面:1)課堂教學;面對學生的課堂講授。2)藝術創作;電影、電視的創作與實踐。3)理論研究;專著、教材的出版;論文的發表;承擔科研項目。在理論研究和科研立項方面,“九五”期間學院有34名教授、副教授及教師275人次參加項目課題組研究工作,共承擔國家、教育部科研項目、部委科研項目58個;申請到科研經費254萬元。其中,有18個項目榮獲*和省部級獎項;1999年參加國家和部委級科研立項38項。學院在廣泛進行電影歷史、理論、批評、制作、藝術、管理等人文學科的研究課題的同時,十分重視電影技術專業課題的研究,2000---2002年學院電影技術、電影數字技術方面的科研立項近10項。

附屬機構/北京電影學院

學院附屬的青年電影制片廠,擔負著學院教師藝術創作和學院教學、學生實習拍攝影片的雙重任務,是國家重點故事片生產廠家之一。學院圖書館收藏約3000余部國內外影片資料;藏書近20萬冊,其中珍藏本及中外畫冊、影集近1萬余冊。訂閱中外期刊535種。更為珍貴的是,圖書館藏有供專業研究用的中外影片分鏡頭完成臺本1萬余冊。學院的影視實驗中心是學院學生教學實習的重要機構,建有數個計算機室、語音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電影剪接室、小劇場、大放映中心、影片資料庫、演播棚、錄音棚、混錄棚、平面攝影教師,教學影片拉片室、錄象編輯室。中心擁有品種齊全設備優良的電影、電視制作器材,學生和教師利用其相關設備完成教學實習和課程的作業。學院下設有音像出版社、電視劇制作中心等直屬機構,在近年來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策劃、制作的電視劇、專題片、音像制品在國內電視獎項中多次獲獎,從而為電影、電視高級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條件。

文化產業研究院
計算機與網絡中心 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
廣播電視數字化工程中心 廣播電視研究中心
傳媒經濟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系統經濟研究中心 傳播聲學研究所
亞洲傳媒研究中心 媒介與女性研究中心
學報 *廣播電視年鑒
圖書館 出版社
學校是*信息傳播領域科學研究的重鎮,設信息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傳媒發展研究院,擁有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媒體)、*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心、國際文化貿易研究所及國家非通用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等6個*教學科研機構,另有5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北京電影學院三維動畫與游戲數字研發中心
北京電影學院影像動力工廠
北影影像動力攝影學院

國際交流/北京電影學院

學院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加強與世界各國電影院校、著名電影制作公司、國際間著名電影、電視公司、學術研究機構、科研機構聯系,開展多種雙邊合作和交流。八十年代,學院被接納為“國際電影電視院校聯合會”(CILECT)的正式會員。九十年代初,成功的舉辦了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電視院校年會和培訓研討會,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了會議。于2000年10月成功的舉辦了“北京21世紀電影教育國際研討會”。2002年,學院成為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電視院校年會的主席,學院與國際上著名的院校如美國的紐約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加州大學洛杉磯分院、南加州大學電影系、愛默森學院、美國電影學院、法國巴黎八大、日本大學、德國慕尼黑電影學院、意大利羅馬電影電視培訓中心、韓國中央大學、漢陽大學電影學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經常邀請國際著名、知名電影院校的學者和世界著名電影公司的專家來學院進行交流和講學,同時,學院也派出教授和青年教師出國進行訪問、交流。
最近,學院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達成協議共同開發、建設*電影數據平臺(庫),并開展與美國多家著名大學進行*電影歷史及理論、*電影文化和*電影交流。學院正式成立了國際交流學院,使學院的對外教育交流機構健全,加強了學院對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地區各個層次學生的學歷教育和專業培訓。1993年以來,學院共接納了外國留學生約1000人次,接納港澳臺學生約100人次。目前有美國、法國、意大利德國、韓國、日本、加拿大等20個國家以及香港、臺灣約80名學生在國際交流學院就讀,其中有香港學生、臺灣學生10名。特別提出的是,日本、韓國研究生畢業后多被本國委以重任,并拍攝出較高水平的影片,港臺研究生拍攝的影片也屢在國際和港臺獲獎,擴大了學院在國際上的影響。

知名校友/北京電影學院

建校以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電影事業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電影人才的搖籃”。其中有張藝謀、陳凱歌、韓三平、顧長衛、田壯壯、賈樟柯、李少紅、陸川、寧浩、王小帥、婁燁、高希希、滕華濤;唐國強、張豐毅、張鐵林、蔣雯麗、趙薇、黃曉明、陳坤、黃渤、徐靜蕾、海清、黃海波、張嘉譯、王志文、姚晨、劉亦菲、楊冪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的導演、演員、電影藝術家及電影專業人士。他們已經成為*電影事業的中堅力量。
北京電影學院占地105畝(即7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學歷生2570人,成人教育、專、本科生、留學生、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及培訓共約1500人,各類學生共計4000余人。學院位于通州區宋莊鎮的新校區,占地500畝,可容納約4000名學生。
北京電影學院擁有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等三個一級學科,具有系統、科學的電影學科專業體系。

導演

年級表演系本科 其他 
59級郭寶昌、黃蜀芹
60級謝飛美術系:李前寬
61級鄭洞天、丁蔭楠、廣春蘭童星:李玉婷
64級滕文驥
76級吳天明(進修班)
78級田壯壯陳凱歌李少紅、胡玫、吳子牛、張軍釗美術系:霍建起、馮小寧、尹力、王鴻海、何群;攝影系:張藝謀、張黎、顧長衛、張會軍、呂樂
82級文學系:翟俊杰
83級韓三平黃建新(干部進修班)
84級尤小剛、孫周(干部進修班)
85級王小帥、婁燁、張元、胡雪楊、路學長文學系:曹保平
86級章家瑞(進修班)
87級管虎、謝鳴曉、
89級美術系:丁晟;攝影系:李大為
90級高希希(研究生)
91級文學系:滕華濤
93級文學系:賈樟柯
94級烏爾善
95級伍仕賢、程耳、陸川(研究生)文學系:程青松
97級美術系:郝藝
99級攝影系:寧浩;文學系:劉伽茵
01級曲江濤(進修班)
06級孫睿(研究生)趙薇(研究生)
10級攝影系:傅子恩
 11.12級 雷杰 

演員

 年級表演系本科 其他 
56級馬精武、李苒苒、許還山
78級張鐵林張豐毅、周里京、謝園、方舒、張潮、陳國星、袁牧女、沈丹萍、陳浥、劉佳、呂小剛
80級業余表演班:張光北、李成儒、李強、李勤勤、朱琳、趙寶剛
82級臧金生、娜仁花、林芳兵、趙軍、張曉林
84級王志文、胡亞捷、孫松、常戎、張建棟、龐好、羅鋼、陸劍民、張鳴鳴、紀玲、相峰、麥小琴、楊莉莉、王大為、陳大明、田少軍、金宏、王建軍、高寶寶
85級寇振海、唐國強、宋春麗、姜黎黎、郭凱敏、肖雄、李鳳緒
87級王全安、邢岷山、孔琳、郭曉曉、胡曉光、錢雁秋、張子健、張嘉譯、劉奕君
88級蔣雯麗許晴、邵峰、楊青、劉江、米學東、趙燕國彰 、李婷
89級俞飛鴻、朱宏嘉、邵兵、柳云龍、王茜
90級王勁松、黃磊姜武、趙寧宇、閭漢彪、賈妮、謝蘭、李琳進修班:李進榮
92級高鑫、王新軍、丁軍、袁莉、劉威葳、李易祥
93級徐蕾靜、劉孜、謝潤、劉琳、林龍麒留學生:賈靜雯
94級金巧巧、蔣勤勤、富大龍、向進、向能、蔣竹青、陳創、陳紫函、林靜、劉紅雨、初星一進修班:周浩東、李宜娟、徐光
95級余男、左小青、孫莉、邢佳棟進修班:陸詩雨
96級趙薇黃曉明陳坤郭曉冬、顏丹晨、何琳、孔維、張恒、許還幻、祖峰、劉牧、史光輝、趙雅莉、李佳、鄭佳欣、許云帆、郭昊倫
97級海清、黃海波、溫崢嶸、李解、王慧娟
98級苗圃、潘雨晨、于濱、阿斯茹、趙正陽、李修蒙(李俊嵩)
99級姚晨、杜淳、凌瀟肅、黃小蕾、于波、楊志剛、姬他、葉靜、隋蘭、馬元、馬路、劉冠翔、潘星誼、梁鏡珂、孫藝菲、崔波留學生:柯有倫
進修班:郝柏杰、張昊翔
高職:韓曉、韓雨芹、楊蕊
00級董璇、關悅、崔鵬、李東霖(李杰)、彭心宜、呼延曉輝、盧卓婕、蘭曉霞、許雙、盧卓婕、張雨提、浦蒲、童琪佳、陳奕霖、李卓、趙志剛、王迪、楊洋、殷旭進修班:厲娜
高職:車曉、周一圍、林家川
01級王珞丹、黃圣依、賈乃亮、曹炳琨、姚星彤、趙柯、戚跡、愛新覺羅啟星、季晨、王駿毅、鄭羅茜、萬思維、王佳音、邊瀟瀟、李奕嫻高職:姚笛、馬蘇、張浩天、練束梅、蔣依杉
02級劉亦菲、江一燕(江燕)、羅晉、馬文龍、齊奎、朱亞文、劉競、鄧紫飛、周揚、王黎雯、王嘉、蘆芳生、李健進修班:裴秀彬
高職配音班:黃渤
高職:郭明翔、萬美汐、熊乃瑾、熱依扎、黃明、肖雨雨、張天其、趙文琪、舒硯
03級李悅銘、周牧茵、徐翠翠、屈玥、蔣婧、沈泰、唐于鴻、李東學(李源)、楚軼男、侯京健、張函寧,何華東高職:張嘉倪、葉一茜、穆婷婷、于莎莎
04級葉項明、何亞男、鄭凱、何珺、蕭浩冉、鹿凌桀、劉嫻、劉恩佑、路晨、康飛、張曉飛、亓航、李羲兒、李凈洋、趙仕瑾、朱子巖、蘇倩薇、馬容莉、趙婷婷、胡蝶、王宣予表演系大專班:包貝爾
進修班:何晟銘
05級楊冪袁姍姍、朱曉華、白恩、焦俊艷、宋雷濤、張璇、王仁君、戚九洲、張小斐、崔婕、端木崇慧、唐婉、呂蒙、馬薇、翟文斌、張然、包文婧、季肖冰高職:方安娜、周子涵、屠育瑋、肖瑩
進修班:馬天宇
06級翟天臨、彭冠英、馬曉燦、蒲冰墨、王笛、張一鸞、楊淇、芮偉航、康馥麟、朱一龍、王亦凡、陳偉棟高職:葉芝泛(葉青)、張檬、趙思、李若嘉
研究生:翟天臨
07級鄭爽景甜闞清子、錢柳吟、柴碧云、徐行(徐颯)、王今鐸、盧杉、龍雨、張倩如、郝好高職:林曉凡、貢米、林園、吳承軒、張若昀、沈陶然、譚松韻、馮丹瀅、洪連城
繼續教育學院:何杜娟
08級種丹妮、竇驍、潘之琳、伍冠峯、蔡文靜、啜妮、喬喬、夏子涵、孫健淇、王子媚高職:李昊宇、盛君、張逗逗、趙越
09級李夢 謝昀杉 張仁博 崔倓 李純 白卉子 韓承羽 張云龍 吳謹言 董晴 王妤婷 王若涵 解月研究生:陳大偉
10級白雪、余玥、張一山楊紫、洪洋、關雪盈、李現、鮑天琦專升本:翟浩然
進修班:劉萌萌
11級周冬雨古力娜扎、肝兒哥、田宇漢、大賴超、曲老蔫、猴屎娃研究生:黃愷杰、張芷溪
錄音系:孫雪寧
12級嚴禹豪、孫蘭秀梅、祝向陽、唐沸潮、孫嘉璐、靳逍紫若、董方、胡馨、王藝諾、宋伊人、王欣怡、王千一 鄭嫣然表演系碩士:潘之琳
13級徐好、孫佳雨、孫曉倫、牛然、文成良敬、龍雨濛、李婉媚、杜孟云 、李韌韌、楊贏、吳遙、王一鳴、聶子皓、劉海寬、呂鵬、常軒語、朱哲健、呂晨、賀開朗、葉卓明研究生:田雨嬌
進修班:付夢妮

學校領導/北京電影學院

職位姓名  
黨委書記  
侯光明
院長
張會軍
黨委副書記
王黎光
王宏民
副院長  
謝曉晶
孫立軍
王鴻海
尼躍紅
紀委書記
王宏民

校容校貌/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選址于東六環附近的通州宋莊,占地約500畝。新校區將成為一座“電影博物館”。一座高80米的電影大廈將落成,成為新校區的標志性建筑。新校區還將建設*電影教育博物館,這是*首座電影教育方面的博物館。同時新校區建筑群的各個院落之間采取泛博物館的形式,穿插陳設*各個時期的電影發展成就和史料。預計2015年*批新生可進入新校區學習。新校區全部建成需要四至五年。
乘車路線
從西直門乘375路公共汽車“薊門橋北”站下車。
從西客站乘21、388路公共汽車“薊門橋北”站下車。
乘304、392、490、498、562、604、617、658、671、691路公共汽車“薊門橋北”站下車。
乘運通103路公共汽車“薊門橋北”站下車。
地鐵10號線“西土城”站下車,C出口南行500米。

文化傳統/北京電影學院

校訓: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校風:修身、勤學、精藝、踐行
季羨林題寫校訓
季羨林題寫校訓
辦學思路:蓋大樓、育大師、著大作、拍大片、養大氣
學院精神: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
校徽釋義:校徽以北京電影學院的英文縮寫BFA中的A為字形結構,結合五角星和膠片的元素,多側面地表現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定位和鮮明特色,符合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該標識的A字形結構,酷似漢字中的"人"字,表明學院以育人、樹人為宗旨;又形似建筑中的屋頂,傳達出崇高向上的學術精神和爭創一流的信念。A字形結構中被剪裁出的負形五角星則說明了該校是*電影明星誕生的搖籃,也定義出了*特色。兩側呈階梯狀上升的膠片齒孔展現了一條通向遠方的星光大道,也表現了學院的眾多專業、院系。標識運用紅、黑二色,象征著電影的特征和發展歷程,也寓意學校堅持正確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

類似“北京電影學院”
與“北京電影學院”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