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生活服務 > 旅游資訊 > 旅游景點

烏鎮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烏鎮
網站熱點:
概述,烏鎮,烏鎮官網,烏鎮旅游,烏鎮住宿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3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7:59:50
網站介紹:
國家5A級旅游景區——烏鎮,一塊古老神奇而又美麗非凡的土地,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水鄉古鎮,*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魅力名鎮之一。2001年,烏鎮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清單;2006年末,烏鎮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設目錄。烏鎮,來過,未曾離開!
網站百科

歷史沿革/烏鎮

烏鎮古名烏墩、烏戍。烏鎮處于河流沖積平原,沼多淤積土,故地脈隆起高于四曠,色深而肥沃,遂有烏墩之名。距烏鎮9公里處有一村叫紅墩,其鎮志上說:“紅墩在鎮西,地脈墳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為多紫色石土的緣故。

烏鎮歷史淵源流長,根據鎮東“譚家灣古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獸骨等的鑒定,該處屬于馬家浜文化類型,處于新石器時代。可見,六千多年前,烏鎮的祖先繁衍、生息在這里。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烏戍”就由此而來。唐之后,烏鎮沒有再稱“烏戍”的史實。

秦時,烏鎮屬會稽郡,以車溪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開始。

唐時,烏鎮隸屬蘇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年)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這一時期的另一塊碑《光福教寺碑》中則有“烏青鎮”的稱呼。

元豐初年(1078年),已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后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個怪僻字,“惇”,念“敦”,于是天下念“惇”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烏墩就定稱為烏鎮。)1950年5月,烏、青兩鎮合并,稱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直到今天。

地理環境/烏鎮

位置境域

烏鎮位于東經120°54′,北緯30°64′。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地級市)桐鄉市(縣級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南潯區,北接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為二省(浙江,江蘇)三市(嘉興,湖州,蘇州)交界之處。

烏鎮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

氣候

烏鎮隸屬桐鄉市地處東南沿海,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濕潤,四季分明,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氣候特點。

年平均降水量1243.8毫米。年季變化大,1999年最多降水量1755.6毫米,2003年最少,降水量774.4毫米。全年有兩個主要雨季,*雨季在3~6月,其中3~4月為春雨期,降水量在370.6毫米~108.7毫米之間,占年降水量的18.2%。5~6月是主汛期,稱為梅雨期,降水量在715.3毫米~94.7毫米之間,占全年降水量的24.3%。第二個主要雨季在9月,稱為秋雨期。年雨日平均140.2天,雨日最多為2010年達154天,最少為1986年僅120天。年平均氣溫16.5℃。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4.1℃,極端*氣溫-11.0℃,出現在1991年12月30日。7月較熱,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氣溫39.8℃,出現在2009年7月20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平均回暖初日在3月17日,結束日在11月26日。無霜期243.6,年雷暴雨日32.1天,年大霧日30.8天,年降雪日9.6天。

年平均日照1798.8小時。其中,7月、8月最多,月平均日照分別為208.5小時和206.0小時。1月、2月最少,月平均日照分別為113.0小時和107.4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484.8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幅度在76%~82%之間。

主要災害性天氣有暴雨、干旱、臺風、連陰雨、寒潮、雷電及大風等。

交通/烏鎮

烏鎮是小鎮格局,沒有機場和火車站。抵達烏鎮需要轉車。乘坐飛機可以抵達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或者杭州蕭山機場。乘坐火車可以抵達桐鄉站。汽車到達烏鎮十分方便。上海以及浙江省內均有車到達。烏鎮周邊公路發達。烏鎮內部交通方式為公交、出租車。烏鎮景區內主要是步行和游船。

杭州←→烏鎮:全程僅50分鐘的車程,走滬杭高速公路到高橋出口下,經桐鄉,走20公里一級公路,20分鐘可達烏鎮。(或從杭州走320國道一直到桐鄉)。

上海←→烏鎮:全程僅80分鐘的車程,走滬杭高速公路到屠甸下,經桐鄉,走20公里一級公路,20分鐘可達烏鎮。(或從上海走320國道一直到桐鄉)。

寧波←→烏鎮:全程約2~3小時的車程,走杭甬高速公路,到杭州轉滬杭高速,到屠甸下高速,經桐鄉,走20公里一級公路,20分鐘可達烏鎮。

蘇州←→烏鎮:全程僅60分鐘的車程,走乍嘉蘇高速公路,到嘉興轉滬杭高速,到屠甸下高速,經桐鄉,走20公里一級公路,20分鐘可達烏鎮。(或者上乍嘉蘇高速公路,到嘉興下高速,走320國道到桐鄉,再走13公里一級公路,到烏鎮。)

南京←→烏鎮:全程約2~3小時的車程,走滬寧高速,到蘇州轉乍嘉蘇高速公路,到嘉興,轉滬杭高速,到屠甸下高速,經桐鄉,走20公里一級公路,20分鐘可達烏鎮。

人口/烏鎮

2012年底,烏鎮總人口56367人,其中農業人口46381人。總戶數16254戶,其中農業戶數11966戶。人口出生率7.57‰,比上年上升1.8%,死亡率8.45‰,比上年上升0.5%,自然增長率達到-0.88‰。計劃生育符合率98.35%,一孩率為83.69%。

資源/烏鎮

土地資源

烏鎮境內土壤為江、海、湖泊沉積物,土壤分屬水稻土和潮土兩類,土地肥沃,適宜種植水稻和經濟類作物。全市有耕地3.88萬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3.3%。其中:水田2.86萬公頃,旱地1.02萬公頃,分別占耕地面積的73.7%、26.3%。桑園0.83萬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11.7%。

生物資源

主要植物資源有485種,其中藻類12種、苔蘚植物10種、蕨類植物8種、裸子植物20種、被子植物458種。主要動物資源有無脊椎動物198種,脊椎動物217種。

水資源

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太湖運河水系。市境河流南接海寧長安上塘河水系,北經瀾溪塘與江蘇省接壤,京杭大運河流經市境段長41.77千米。全市有骨干河道46條大部分河道與運河垂直相交,呈網狀分布,與運河桐鄉段相連的河道主要有金牛塘、白馬塘、康涇塘、長安塘、含山塘、靈安塘、羔羊塘、西圣埭塘、長山河等,河道總長2401千米,水域面積合計46.3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6.73%,河網密度為3.3千米/平方千米。屬典型的江南水網平原。

經濟建設/烏鎮

2012年,全鎮財政總收入13831萬元。全鎮實現生產總值(現價)達228671萬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產業增加值25487萬元,比上年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91031萬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工業增加值78582萬元,比上年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12153萬元,比上年增長13.6%。按戶籍人口計算,全鎮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0568元,比上年增長17.3%。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7.1%。

*產業

烏鎮2012年農業總產值達到41675萬元,比上年增長3.99%。其中,農林牧漁服務業實現產值1930萬元,比上年增長2.3%;林業實現產值968萬元,比上年增長49.6%;農業實現產值18676萬元,比上年增長29.9%,畜牧業實現產值23835萬元,比上年降低4.8%,漁業實現產值558萬元,比上年降低51.7%。共有農業農頭企業5家,實現銷售收入43849萬元,比上年增長8.8%。共有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7個,成員554戶。農電、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662萬元。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49045千瓦,比上年降低1.5%。

第二產業

烏鎮工業以農副產品加工和成衣制造、出口為特色。耕地6萬馀畝,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蠶繭為烏鎮特產之首,小湖羊皮、杭白菊享譽中外,發展豬、羊、鴨、淡水魚等養殖業。

烏鎮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6.3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規模企業完成23.2億元,同比增長4.9%。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1.97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規模企業完成3.95億元,同比增長1%。實現利稅5.89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實現利潤2.89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規模企業完成利稅1.79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35.2%。規模企業新產品產值實現7.95億元,同比增長23.4%。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4.3%。全鎮規模以上企業能源消費量為39748噸標煤,同比降低11.8%;萬元產值能耗0.17,同比下降15.9%。凈增規模企業7家,總數達到36家。其中銷售超億元的有6家,比上年減少3家。

建筑業生產穩定發展,各項主要指標完成良好。完成建筑業增加值1.24億元,比上年增長28.3%。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二家。

第三產業

2010年,烏鎮投資一億元建設集觀光、休閑、生產于一體的華章生態農業園區。有序推進兩新工程,全鎮布點1+8新村規劃,有機結合新市鎮建設與打造烏鎮國際旅游區。種植花卉苗,品種調整使花卉苗木生產正常,銷售量增長,農業效益增加,新農村建設取得長足發展,整治村莊、建設示范村、信息化建設、農民素質教育與陽光工程、遠程教育黨員取得成效。

2012年烏鎮交通運輸業實現總收入5634萬元,同比降低8.1%完成郵政業務總量380萬元,同比增長1%。鎮內電話用戶數達13862戶,比上年末增長0.3%,程控電話每百人普及率24.6%,每百戶普及率達85.3%。寬帶上網達7437戶,比上年末增長45.8%,每百人普及率13.2%。烏鎮旅游人數達600.83萬人次,增長16.8%,門票收入達3.43億元,同比增長22.1%。2012年烏鎮批發零售行業實現總收入966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9%。住宿業實現總收入6246萬元,比上年增長36.7%,餐飲行業實現總收入11315萬元,比上年增長17.2%。新增限上服務業企業5家,累計達到13家。

2012年烏鎮規模企業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8.29億元,同比增長3.4%。完成市外內資34483萬元,其中工業2628萬元,服務業31855萬元。浙商回歸完成36855萬元。

社會事業/烏鎮

教育事業

2012年烏鎮有二所中小學達一星級學校,植材小學達到二星級學校,被評為嘉興市文明單位和省綠色學校。2012年初中共畢業人數443人。初中升入高中段人數435人,占98.2%。全鎮共有中小學校3所,在校學生357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人數150人。

科技事業

2012年烏鎮新申報*科技創新基金項目1個。申報省級新產品研發8項,市級重點科技項目5項,市級新產品研發9項,新申請專利140項。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141人。其中:社會科學技術人員451人,有高級職稱16人,中級職稱人員231人。有科普宣傳櫥窗21個,百米科普長廊1個,有苗木、養鴨兩個專業技術協會,省級科普示范基地1個,嘉興市科普示范村、社區15個,桐鄉市科普示范村5個。

文體事業

2011年擁有體育小組16個(門球、籃球、乒乓球、游泳、象棋、橋牌、武術、秧鼓、腰鼓、健身隊、健身球、健身操、空竹、踏白船、排舞、體育舞蹈隊)。2012年全鎮共有圖書館(室)25個,藏書9.3萬馀冊,文化站一個,電影放映隊一個,放映影片250場次,觀眾人數達23800馀人(次)。廣播站一個,有線廣播喇叭10915只,有線電臺一座,電視平均每日播放24小時。廣播喇叭入戶率85%以上,有線電視入戶率93%。

社會保障

2012年烏鎮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91元,比上年增長12.9%。農民人均純收入18312元,比上年增長15.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馀額23.8億元,人均儲蓄存款馀額42268元,同比增長20.3%。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2.9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94.45平方米。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7423人,基本職工養老保險17609人,新增失地農民參保3670人。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8009人,參保率達98%。全鎮享受低保人數529人。擁有敬老院1個,安置58人,年末有社會辦福利企業5個,安置“四殘”人員259人。有醫療衛生機構11個,其中:市級醫院1個,衛生服務站10個,共有病床120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32人,其中:醫生99人。

基礎設施

至2011年,烏鎮自來水復蓋率達100%,有廣播電視站及市級醫院、精神病專科醫院、衛生院及戒毒所等。水上客運碼頭、汽車站、禽蛋專業市場、小商品市場及垃圾填埋場各一個,農貿市場3個,占地50畝和15畝的停車場各一個。全鎮共有圖書館(室)16個,文化站,電影放映隊各一個。

風俗民情/烏鎮

賀歲拜年,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舊稱“過年”,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稱“大年夜”,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新婦盛服向尊長獻鞋履,名“辭歲”,尊長給錢與新婦及孩童,名“壓歲錢”。當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動。初一晨起,開門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長幼循拜,然后會親朋、賀新歲,統稱“拜年”。近代已逐漸簡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會客,出門走“喜神方”,初二起親友互訪,至元宵乃罷。

元宵走橋,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烏鎮人有走橋的習俗,入夜三五結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橋,路線不可重復,此俗源于舊時普遍流行的一種以婦女為主體的避災禳解活動,稱“走十橋”或“去百病”。當時婦女們梳妝后各帶一只平時煎藥的瓦罐結隊而行,過橋時將瓦罐丟入河中,認為這樣可保在新的一年里無病無災。

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唐代以后與寒食節合而為一。祭祖掃墓、洗頭插花、踏青賞春,各地皆然。而烏鎮更有許多與養蠶相關的習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團、裹粽子、設祭“禳白虎”,門前用石灰畫弓矢,以祈蠶,煮螺螄,以針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日起四鄉蠶農齊赴普靜寺燒香祈蠶,名“香市”。

端午吃粽,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亦稱“天中節”,家家裹粽子,親友互相饋贈,相傳此俗源于對屈原的紀念,古人都以“重五”為“毒氣橫溢,鬼魅活躍”的“惡日”。于是掛鐘馗圖、貼天師符,門前懸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黃魚、飲雄黃酒,乃至啖蛇蟲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飾,婦女剖繒為囊貯雄黃佩之以示強健。正午用蒼樹、白芷、鱉甲、蕓香“打蚊煙”,墻邊屋角噴雄黃酒、撒生石灰水以驅蟲豸,凡此種種都帶有禳解的性質。

分龍彩雨,農歷五月二十五為“分龍日”,亦稱“分龍節”。傳說司雨的龍王們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轄的區域降雨,故又名分龍,是日各公益性消防組織---水龍會照例舉行消防大演習,屆時各坊水龍會整裝集隊,帶上全副救火器具,會聚于鎮中曠地河畔。

天貺曬蟲,農歷六月初六,時值盛夏烈日,烏鎮有諺稱“六月六,曬得鴨蛋熟”。是曝蟲曬霉的好時光,宋代曾定為“天貺的時節”,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趙桓的一個精心編造的夢話,后人覺得乏味,便把傳統的七月初七“曝書日”移了上來,讀書人家曬書籍,寺廟僧尼曬經卷,普通百姓曬衣物,是日牽貓狗浴于河的習俗,據說可避虱蛀,鎮人曬熱水為孩童洗澡,婦女于是日洗發,而家家戶戶吃餛飩的習俗則是由混浴引申而來。

中元河燈,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當日,道觀作齋醮薦福,佛寺行“盂蘭盆會”,釋道兩教共舉法事,民間則家家戶戶祭祀祖先,故又稱“鬼節”。南宋后已有中元夜入河燈的風俗流行,篾編紙糊的各式花形燈籠,燈中燃燭,下托木板,或用各色彩紙糊成船形,內裝少許燈草油類點燃,入夜到水邊或駕小船至河中擺放,佛徒為此乃“慈航普渡”,道徒稱這是“照冥引路”。

名人/烏鎮

烏鎮的名人大家薈萃,從一千多年前*最早的詩文總集編選者梁昭明太子,到*最早的鎮志編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學家張楊園、著名藏書家鮑廷博、晚清翰林嚴辰、夏同善。烏鎮自宋至清千年時間里出貢生160人,舉人161人,進士及第64人,另有蔭功襲封者136人。

烏鎮古代*名人是大分裂南北朝(420-589年)時梁朝的昭明太子蕭統,他曾在烏鎮筑館讀書多年,并編撰了《昭明文選》,此書對*文壇影響極大,可與《詩經》、《楚辭》并列。

*近、現代有政治活動家沈澤民、銀行家盧學溥、新聞學前輩嚴獨鶴、曠代清才湯國梨、農學家沈驪英、著名作家孔另境、海外華人文化界傳奇大師孫木心等等。文學巨匠茅盾(原名沈雁冰)是新*成立后的*任文化部長,其小說如《子夜》《春蠶》《林家鋪子》等是“五四”以來優秀文學的典范

*山水詩派開創者謝靈運、齊梁文壇領袖沈約、書畫大家唐宰相裴休、江西詩派三宗之一陳與義、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宋孝宗、編選《唐宋八大家文抄》明代散文家茅坤等,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名人大家表

茅盾
梁昭明
魯迅
沈約
李紳
裴休
沈平
陳與義
范成大
趙伯
茅坤
沈東溪
李樂
張楊園
鮑延博
嚴辰
夏同善
盧學博
湯國梨
嚴獨鶴
沈麗英
王會悟

沈澤民
張琴秋
蕭家千
孔另境
潘朗
孫木心

主要建筑/烏鎮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古鎮中心的觀前街,是著名文學家茅盾(沈雁冰)祖輩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紀中葉,建筑面積650平方米,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誕生至1910年春離鄉求學,在此生活了十三年。1982年,茅盾故居被列為浙江省文保單位,1983年8月籌備修復,1985年7月落成開放,1988年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立志書院

立志書院坐落在古鎮中心的觀前街,緊鄰茅盾故居的東側,現在是茅盾紀念館的一部份。它的前身是聞名江南的分水書院,院址在烏鎮北柵分水墩西側。清咸豐十年,清軍與太平軍在烏鎮交戰,分水書院毀于戰火。同治四年,邑紳嚴辰培修并加以擴建。同治七年,書院建成,據程朱理學家、鄉賢張揚園先生的治學格言“大凡為學尤須立志”中的“立志”二字作為新書院的名字,嚴辰任立志書院院長。茅盾小時在此求學。立志書院是電視劇《似水年華》的拍攝場地。

昭明太子讀書處

昭明書院昭明太子讀書處位于烏鎮市河西側。因南朝梁武帝太子蕭統曾在此設館就讀而得名,為桐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昭明太子名蕭統,兩歲時立為皇太子。據清乾隆《烏青鎮志》記載,梁天監二年(503年),蕭統曾隨老師沈約來烏鎮讀書,并建有書館一座。

修真觀

烏鎮修真觀修真觀位于古鎮中心的觀前街,興華路西側,門前有一片小廣場,對面毗鄰東市河處是一個古戲臺。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張洞明在此結廬,修真得道,乃創建“修真觀”。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時期,修真觀多有坍損,并在很長一段時期被移作他用而被拆除。在烏鎮成為旅游景點后,當地政府為發展旅游事業撥出專款,將修真觀按歷史原貌修復。如今的修真觀共設三進,一進為山門,二進是東岳大殿,三進為玉皇閣;兩邊分設十殿閻王、瘟元帥、財神等配殿。修真觀對面的古戲臺經常有桐鄉花鼓戲的演出。

旅游/烏鎮

*旅游時間

烏鎮*旅游時間:烏鎮的氣候與嘉興、西塘無多大區別。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與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清晨與傍晚。避免夏季正午時去烏鎮游覽,日光直曬無廊棚可遮擋。

景區特色

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征,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陳運和詩《烏鎮剪影》贊“一個現代文明影響不大的世界   一張古老色彩依然濃重的史頁”。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體現了*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

總體格局,河網在烏鎮內和主干道重合,連橋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這個水網體系連接京杭運河、太湖和烏鎮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決了農作、飲用、排水、觀賞、運輸等水問題。在烏鎮的布局中,由于歷史上曾地跨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加之吳越文化的積累、沉淀,觀念上明顯受*傳統儒文化和運河商業文化的影響,多軸線明確、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

小橋流水,橋是江南水鄉古鎮不可或缺的。現30多座其中西柵有通濟橋、仁濟橋,中市及東柵有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有福興橋和浮瀾橋;北柵有梯云橋和利濟橋。這些橋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橋還題有橋聯。

景點

東柵區,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著名的古鎮旅游勝地。景區游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后,東柵景區占地面積約為0.9平方公里,設有十多個景點。

西柵景區,西柵位于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游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商務旅游、休閑度假為主。西柵景區占地3.4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馀。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

江南百床館,江南百床館,是**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在烏鎮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館內*展廳陳列的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構造形式,強調家具形體的線條形象;第二展廳的有清·拔步千工床等床,用料為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疊,此床歷時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馀,故有其名。

江浙分府,江浙分府明代稱浙直分署,是烏鎮歷史上特有的一個政府機關。職掌巡鹽捕盜,兼理地方詞訟,俗稱二府衙門。自明朝嘉靖間設立,至民國初撤銷,幾經革復,數易其址,歷時三百七十馀年。

江南民俗館,展示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烏鎮民間有關壽慶禮儀、婚育習俗和歲時節令等民俗。蠟像塑出婚喪嫁娶的話劇。衣俗廳以實物、蠟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馀年前江南民間穿著習俗。節俗廳通過一年不同節氣中烏鎮人不同的生活習俗,比如春節拜年、元宵走橋、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龍大會、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祭祖等,展示江南水鄉。婚俗廳以喜堂拜堂為中心,通過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轎、嫁妝等實物展示婚慶的熱鬧場景。壽俗廳以老人祝壽為主題,通過廳堂的吉慶實景和字畫、壽幛、壽桃、壽面等特有的做壽物品。

江南木雕陳列館,這里原是東柵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的正室偏屋內更陳列了豐富的*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木雕館里的木雕取材豐富,有“八仙過海”、“郭子儀祝壽”等民間傳說,有“打漁”、“斗蟋蟀”、“敲鑼打鼓”等生活場景,也有“龍鳳呈祥”、“松鼠吃葡萄”、“梅蘭竹菊”等傳統圖樣,刻畫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風情。

馀榴梁錢幣館,馀榴梁,土生土長的烏鎮人,錢幣收藏大家,著有《*花錢》、《*鑒賞與收藏》、《錢幣》、《錢幣漫談》、《錢幣學鋼要》、《世界流通鑄幣》等十多部學術專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擁有世界上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歷代錢幣近26000馀種,其中有金屬流通貨幣、紙幣、花錢等,材質有金、銀、銅、鐵、錫、鋁、鉛、銻、陶、鎳、紙、竹、骨、琉璃、塑料等15種,上起夏商,下至現代。

文昌閣,立志書院門前河埠上有一幢樓閣,名文昌閣。書院與閣之間,僅隔一條不寬的觀前街。舊時讀書人到文昌閣,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來。小船就泊在閣下的河埠邊,讀書人上樓,下人就在過道兩旁的長凳上坐著等候。

修真觀,修真觀在烏鎮中市。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張洞明在此結廬,修真得道,乃創建“修真觀”。修真觀與蘇州玄妙觀、濮院翔云觀并稱江南三大道觀,地位極為崇高。修真觀共設三進,一進為山門,二進是東岳大殿,三進為玉皇閣;兩邊分設十殿閻王、瘟元帥、財神等配殿;山門前的廣場也依舊開闊宏暢。修真觀的山門正門上方掛有一特大算盤,下方書對聯一副:人有千算,天則一算,極具警世意味。

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嘉興市迄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烏鎮市河東側的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約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兩次購買。故居包括臥室、書房、餐廳等建筑,其家具與布置仍是茅盾當初居住時的樣子。

古戲臺,修真觀戲臺是道觀的附屬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與修真觀一樣屢遭毀損,但1919年的那次修繕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戲臺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觀前街與修真觀相對,南臨東市河,東倚興華橋。戲臺為歇山式屋頂。臺為兩層,底層用磚石圍砌,進出有邊門和前門。邊門通河埠,底層后部有小梯通樓臺,亦可通過翻板門從河埠下到船里。樓臺分前后兩部分,后部是化妝室;前部是戲臺,正對廣場。

匯源當鋪

在應家橋和南花橋之間,五開間的門面,樓上樓下,1.8米高的柜臺。據《烏青鎮志》記載,烏鎮典當行最多時達13家,到了1931年,只有匯源當1家還支撐。當鋪四周有高墻圍護,靠外墻腳均用一人頭高的條石筑就,使盜賊無法翻墻、掘洞,更有高出屋頂的更樓有人日夜了望。大門用不易著火的厚實的銀杏木制成,外包鐵皮,內有堅實的門閂、落地閂。進門有關帝堂,以示忠義為本,兼有驅除邪惡的企求。頭埭為店廳,是收兌典物的交易場所,除匯源當外都設有高柜臺、木柵欄。當典物者遞上衣物后,聽憑當里朝奉居高臨下吆喝開價,低人一頭。后埭是庫房,為了防火,埭與埭的舍房各不相連,庭院中放了不少挑滿水的七石缸,稱之為“太平缸”。匯源當是徐東號第九世孫徐煥藻(茗香)于道光年間創辦的。

購物

烏鎮商業區以中市為中心,東南西北四柵各成系統,又有自己的中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商業網絡。如東柵的中心是財神灣,全鎮*水產集散中心就在這里,烏鎮*批發零售商徐恒裕東號和西號也在這里。林家鋪子旁有錦和齋,經營南北貨物。在烏鎮外圍,有黃金水岸為中心的商鋪作為一個新興的商業區,已開設多家超市、蠶絲被等商場。

地方特色/烏鎮

藍印花布

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主要產品有成衣、三角頭巾、茶杯墊、折扇、桌布、門簾、雨傘、手機袋、錢包、背包、各式象形掛件等,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

三珍齋醬雞

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作原料。整只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燜燒;出鍋后又得涂上一層麻油,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后味無盡,現已有方便攜帶的真空包裝產品。

紅燒羊肉

烏鎮的紅燒羊肉選料十分講究,一定要以當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為原料,這種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細潔多膏,是烏鎮冬令不可少的進補菜,民間有“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參”的說法。

白水魚

烏鎮水域的野生魚類,生長在無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屬稀有淡水珍品。無論清蒸、紅燒,都是難得美味。

桐鄉檇李

檇李是古今稀有的珍果,也是桐鄉一帶的傳統名果,其盛名傳于天下,身價百倍。原因是檇李果大色艷,核小肉厚,漿液甘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為群李之冠,成熟之后可一吮而盡。古時檇李是獻給帝王的“貢品”珍果,歷代文人逸士亦為之傾倒,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詩篇。

杭白菊

杭白菊其實并不產于杭州。1999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杭白菊之鄉”的桐鄉市,杭白菊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原產地,享有“杭白貢菊與龍井名茶”并提的榮耀。杭白菊又稱甘菊,是*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烏鎮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

烏錦

烏鎮絲綢著名老字號益大絲號的創始人沈永昌有一兒子名沈學文,他繼承父業后,為擺脫傳統木機綿綢在市場上滯銷的窘境,經多方考察后決定以織錦產品代替傳統產品。1923年,他親自選拔十馀位學徒分赴杭州、蘇州、南京等地學習織錦技術。經幾年辛苦,反復試制,終于裝造出有近二千個部件、一百多道工序的織錦花樓機。

手工醬

*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歷史,均以天然發酵、釀制。清咸豐九年(1859年),鎮人陶敘昌創立了以自己名字為號的敘昌醬園,此為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的最早的醬園。一百多年來,敘昌醬園產品的風格與品質始終如一。
敘昌醬園前店后坊,自產自銷。主要產品有陶敘昌牌豆瓣醬、醬油、醬菜等。醬品采用優質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經過長達半年的自然曬露、發酵,手工精制,古法釀制,不含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劑,醬香濃郁,天然風味。

生鐵鍋

1866年,鐵匠沈濟在烏鎮開設冶坊,是為烏鎮冶業的開端,也是浙西*一家冶坊。
沈家精湛的冶煉技術一直保留至今。今天的亦昌冶坊中,工匠們依然在使用傳統的冶煉澆鑄工藝制作鐵器,只是昔日的煤炭旺火改成了電爐熔鐵,風箱扇火也換成了鼓風機助燃,但選料仍然是優質的純生鐵,制作工藝也一如祖輩的繁復精致。
純生鐵鍋雖然比現在的鋁鍋、不銹鋼鍋較為笨重,但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鐵元素、能減少蔬菜烹飪中維生素損失的特點卻一直受到推崇,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也大力提倡使用傳統的*式鐵鍋。烏鎮人更是固執地認為生鐵鍋炒的菜特別香、煮的肉也更入味。

三白酒

三白酒是烏鎮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其香氣濃郁、酒味醇厚、入口綿甜、回味爽凈、馀香不絕而名聲遠揚。幾百年來風靡江南,經久不衰。
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還生產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

姑嫂餅

“姑嫂一條心,巧做小酥餅,白糖加椒鹽,又糯又香甜。”這是贊美桐鄉特產姑嫂餅的一首民謠。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吃,據《烏青鎮志》記載,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姑嫂餅的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它所用的配料跟酥糖相仿,有面粉、白糖、芝麻、豬油等,但其味比酥糖可口,且有“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咸”的特點。

木雕竹刻

烏鎮的手工藝十分發達,從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藝品,無不體現烏鎮人的聰慧靈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根雕、竹刻,渾然天成,樸素卻又別具匠心。

景區榮譽/烏鎮

江南六大古鎮(周莊、同里、甪直、西塘、烏鎮、南潯)之一
2003年亞太地區遺產保護杰出成就獎
全國重點旅游景區旅游信息定點播報單位
*十佳古鎮
*最美的十大村鎮
*十大歷史文化名鎮
歐洲游客最喜愛的*旅游景區
*商標
嘉興市“十大休閑旅游景區”
*大陸地區*PATA金獎
2005-CCTV*十大魅力名鎮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經典景區

永久會址/烏鎮

國新辦舉行發布會正式對外宣布:由國家網信辦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烏鎮舉行,今后烏鎮將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
在千年古鎮的外表下,烏鎮善用互聯網技術升級服務質量,如二維碼門票、全區域免費熱點復蓋等等。這些滲透在平常生活中的點滴,印證了互聯網在烏鎮的實踐。

為何選址烏鎮

在2014年10月30日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對媒體說,專家組在*尋找會址提出幾個條件:*是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第二是能找一個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第三它能代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專家們經過反復比較,認為烏鎮是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選擇。

古鎮的互聯網基因

當掃碼支付尚且只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剛嶄露頭角的時候,在烏鎮的商超系統已經普及了。讓烏鎮從眾多地點中脫穎而出被選中,是因為古鎮的互聯網基因。80后的民宿店主穆穆在烏鎮西柵經營了7年的客棧。當微博在2011年流行開來的時候,穆穆就開設了一個賬號做網絡營銷。利用網絡提供定房服務已經成為當地多個家庭旅館的選擇。一位店主介紹,網絡訂房的服務大約占業務量的七成。
在烏鎮,除了線上服務外,就連消費方式也在發生改變。2014年國慶長假第二天,穆穆發了一個微博:“今天已接受6桌客人支付寶掃碼付餐費”。支付寶錢包“條碼支付”功能是指顧客在已經開通該功能的店鋪內購買商品之后,收銀員可用紅外掃描槍掃描顧客手機上的支付寶錢包里的“付款碼”即可完成支付。即使該功能在手機不聯網的情況下也能使用,而且速度快,小額免密,免除了游客帶大量現金出游的煩惱。
而作為一個經營者,穆穆感慨這種支付方式的快捷和便利,不用去數錢也不產生手續費。而她認為最實用的是,這種支付方式“不再擔心*”。在烏鎮西柵景區內,隨處可見商鋪和超市的收銀臺豎起了一塊印有“支付寶錢包”的標識牌。
烏鎮景區努力推廣的“智慧旅游”,也烙上互聯網的印記。烏鎮景區試圖構建“智慧旅游”體系,包括對官網優化,利用烏鎮旅游論壇及烏鎮旅游微博兩大平臺跟游客進行互動。烏鎮景區還構建了獨立的網絡銷售平臺。游客可以通過烏鎮旅游預訂網站了解景區住宿、票務、套餐、特產等一系列信息,此外在PC和手機均可實現網絡訂購。
除此之外,烏鎮景區二維碼電子門票已正式運行,購買者無需再排隊購票,可直接憑二維碼至西柵游客服務中心檢票口掃描進入。促使這一便利成為現實的無疑是烏鎮wifi全復蓋,從2012年6月份起,烏鎮西柵景區基本實現無線網絡全復蓋。
烏鎮互聯網經濟的繁榮是浙江互聯網經濟整體發達的一個縮影,在2014年10月30日的發布會上,浙江省省長對媒體介紹,“浙江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多年來一直是名列前茅,2013年據有關部門統計,*大約有85%的網絡零售、70%的跨境電子商務,還有60%的企業之間的電商交易都是依托浙江的電商平臺來完成。”
桐鄉市市委書記盧躍東稱,烏鎮有著三大優勢,交通便利,文化傳統以及較強的執行力。

古橋/烏鎮

逢源雙橋
仁義橋
永安橋
仁壽橋
應家橋
挹秀橋
太平橋
仁惠橋
福惠橋
仁德橋

古街巷/烏鎮

東大街
觀前街
常豐街
橫街
茶葉弄
染店弄
周家弄
孔家弄

民俗表演/烏鎮

皮影戲

《龜與鶴》

《三借芭蕉扇》

《血濺鴛鴦樓》

花鼓戲

《廟堂過橋》

《借黃糠》

《陸雅臣賣妻》

《還披風》

特產/烏鎮

姑嫂餅
三白酒
藍印花布
湖羊筆

互聯網大會/烏鎮

2014年11月18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主題展在浙江烏鎮開幕。展覽為期四天,集中展示*互聯網發展歷程與成就,匯聚當前國內外互聯網行業*前沿技術與應用成果。

類似“烏鎮”
與“烏鎮”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