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政府組織 > 地方政府 > 山西政府

朔州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朔州
網站熱點:
常務會議,個人辦事,便民查詢,就業服務,企業開辦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2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9:26:00
網站介紹:
朔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朔州市人民政府的官方門戶,網站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展示朔州形象,發布各類政務信息、提供網上服務和實現公眾參與。
網站百科

基本簡介/朔州

朔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是新興的旅游度假勝地;礦產資源豐富煤電工業實力雄厚,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農業特色鮮明,是山西省主要的生態畜牧基地;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宜居城市文明和諧,服務功能日臻完善,園林城市魅力出顯。

歷史沿革/朔州

從朔州市峙峪、邊耀、鵝毛口古遺址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8000年),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春秋(前770-前476)以前,這里為少數民族北狄所居。戰國時,歸入趙國的版圖。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邊帥蒙恬在此筑城名馬邑,置馬邑縣,歸雁門郡管轄。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時,置馬邑縣(今朔城區)、中陵縣(今平魯區)、劇陽(今應縣)、陰館(今朔城區東南)、汪陶(今山陰縣)、埒縣(朔城區南)、樓煩(今朔城區西南)、善無(今右玉縣),仍歸雁門郡管轄。東漢(公元25年-220年)時,雁門郡移治陰館縣。東漢末大亂,人民逃亡,大部分縣撤廢。

西晉(公元266年—316年)時,將峪嶺(今雁門關)以北各縣民撤往嶺南,地歸代王拓跋猗盧。北魏(386~557)時屬畿內地,置桑干郡(今山陰東)、繁峙郡(今應縣東)、馬邑郡。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治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遷到馬邑西南。北齊天保八年(557)改馬邑縣為招遠縣,為朔州治,此為朔州名之始。

北周(557年—581年)升朔州為總管府。

隋朝(581年-618年)廢總管府,改為馬邑郡,轄鄯陽(原朔縣)、開陽(朔城區南部)、神武(山陰、應縣境)。

唐武德四年(621),改馬邑為朔州。唐天寶元年(742),又改朔州為馬邑郡。唐初,在馬邑郡 置大同軍節度。會昌三年(843),改為大同都團練使,領云(今大同)、蔚(今河北蔚縣)、朔(今馬邑)三州。咸通九年(868),重置大同節度使,移治云州(今大同市)。五代時,在唐明宗出生地金城置應州,又分朔州置寰州(今朔城區西影市寺林東)。后晉天福元年(936),朔州、寰州、應州割讓給契丹。

遼(916~1125年)時,朔州為順義軍節度,應州為彰國軍節度,統屬西京道。金仍之。元隸山西道大同路。

明(1368年~1644年)時,朔州隸大同府,轄馬邑縣,應州轄山陰縣。清(1644年—1912年)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轄右玉縣、左云縣、平魯縣、寧遠廳和朔州及馬邑縣。懷仁、應州與山陰同隸大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五月改州為縣,同隸雁門道,后雁門道撤,直隸山西省。抗日戰爭時,以同蒲路為界,路西歸晉綏邊區,路東歸晉察冀邊區。

1946年朔縣解放,歸察哈爾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2年,察哈爾省撤消,重歸山西省,屬雁北專區。1958年改屬晉北專區。1961年重新歸雁北專區。1989年1月,國務院批準由原雁北地區劃出朔縣、平魯縣、山陰縣、設立朔州市,1989年1月5日正式設市。

1993年7月原雁北地區撤消,其所轄的應縣、右玉縣和懷仁縣劃歸朔州市。

行政區劃/朔州

截至2011年,朔州市轄2個市轄區(朔城區、平魯區)、4個縣,共73個鄉鎮(含街道),1684個行政村。[1]

區劃名稱
面積(km2)
人口(萬)
下轄區域
朔城區
1793
50.5
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神頭街道、北旺莊街道、神頭鎮、利民鎮、下團堡鄉、小平易鄉、滋潤鄉、福善莊鄉、南榆林鄉、賈莊鄉、沙塄河鄉、窯子頭鄉、張蔡莊鄉
平魯區
2314
20.4
井坪鎮、 鳳凰城鎮 、 白堂鄉 、 陶村鄉 、 下水頭鄉 、 雙碾鄉 、 阻虎鄉 、 高石莊鄉 、 西水界鄉 、 下面高鄉 、 下木角鄉 、 向陽堡鄉 、榆嶺鄉
山陰縣
1652
23.9
岱岳鎮、 玉井鎮 、北周莊鎮、古城鎮、吳馬營鄉、 馬營鄉 、下喇叭鄉、合盛堡鄉、岱岳鄉、 安榮鄉 、薛圐圙鄉、后所鄉、張家莊鄉、馬營莊鄉
應縣
1708
32.8
金城鎮、南河種鎮、下社鎮、鎮子梁鄉、義井鄉、臧寨鄉、大黃巍鄉、杏寨鄉、下馬峪鄉、南泉鄉、大臨河鄉、白馬石鄉
右玉縣
1965
11.2
梁家油坊鎮、右玉城鎮、 威遠堡鎮 、牛心堡鄉、白頭里鄉、元堡子鄉、高家堡鄉、西碾頭鄉、威坪堡鄉、丁家窯鄉、楊千河鄉、殺虎口鄉、李達窯鄉、破虎堡鄉、歐家村鄉、高墻框鄉
懷仁縣
1230
32.7
云中鎮 、 吳家窯鎮 、 金沙灘鎮 、 毛家皂鎮 、 何家堡鄉 、 新家園鄉 、 親和鄉 、 海北頭鄉 、 馬辛莊鄉 、 河頭鄉

地理環境/朔州

位置境域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東經111°53'~113°34',北緯39°05'~40°17',西北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扼忻州市、雁門關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東到首都北京502公里。

氣候特征

朔州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根據山西氣候區劃方案,屬晉北溫帶寒冷半干旱氣候區。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風沙大,蒸發量大,經常出現干旱天氣;夏季雨量集中,間有大雨 、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涼爽,中午炎熱;冬季風多雪少,氣候寒冷。

朔州境內氣溫水平分布的規律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年平均氣溫一般為3.6℃~7.3℃左右。

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一14.9℃~一9.4℃,極端*氣溫一40.4℃(1971年1月21日)。從3月到5月,每個月氣溫平均升高8℃左右。7月份為較熱,平均氣溫為19.4℃~22.3℃,*氣溫可達38.3℃(1961年6月10日)。

秋季每個月氣溫平均下降7℃左右,一日之內*氣溫多出現在下干1時至2時,*氣溫多出現在日出之前。全年日照時數為2600小時~3100小時,年日照率為63%~65%。各月日照數以5月份和6月份最多,月平均281.9小時~284.2小時;11月~12月最少,月平均191.1小時~198.2小時。一日中,日照時數1月~2月和11月~12月每天平均6小時,3月和9月~10月每天平均7小時,4月和7月~8月每天平均8小時,5月~6月每天平均9小時。年平均接受太陽輻射量為137.48千卡/厘米2,其中5月、6月、7月3個月接受輻射量47.77千卡/厘米2。

朔州市多年平均(1956年~1984年)降雨量為421.2毫米,*年降雨量為806.7毫米(1964年),最小年降雨量為193毫米(1965年)。

地形地貌

朔州境內西、南、北三面環山,中部和東部是平川,整個地勢由西向東傾斜。西部山地主要山峰有魚渠嶺、雙華嶺、大梁山等,海拔在1750到2000米之間。南部山區主要山峰紫金山,海拔2127米,山高峰巍,懸崖絕壁,坡度在35到40度間,山上多松、樺等。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黑駝山,海拔2147米,為城區*點。中東部為平川區,面積約占城區總面積的70%,恢河橫跨其間,為主要農產區。境內主要河流有恢河、黃水河、七里河、源子河等,均為桑干河支流。

自然資源/朔州

水資源

朔州市多年(1956年~1984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70317萬立方米。其中,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38546萬立方米,山丘區49407萬立方米,盆地平川區與山丘區的重復量為17636萬立方米。本地加外地入境水資源總量7.63億立方米。地下水開采系數約0.7左右,地下水可開采資源量為4.63億立方米。

朔州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7.9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4.6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7.03億立方米,河川徑流量與地下水資源的重復計算量3.82億立方米。本地加入境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8.74億立方米。平水年(P=50%)時為8.64億立方米,中等干旱年(P=75%)時為8億立方米,特殊干旱年(P=95%)時為7.12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占全省水資源總量138.1億立方米的5.7%。按1993年人口126.04萬人計算,人均水資源量為627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2600立方米的24.1%,但略高于全省49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以本地河川徑流量水平衡量,全市人均擁有量370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375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全市畝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為127立方米,比全省畝均占有量240立方米還少113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較高的是平魯區和右玉縣,水資源總量是全市的36.7%,但利用率低。畝均占有量較高的是山陰、應縣,而懷仁人均、畝均都為*,水資源嚴重短缺。

礦產資源

朔州境內已探明礦產有35種,主要有煤炭、石灰巖、鋁土礦、耐火粘土、鐵礬土、云母、石墨、石英、高嶺土、沸石、長石、鐵礦以及一定儲量的金、銅、稀土等。各類礦產資源潛在價值25870億元,占山西省17%,位居山西省*。朔州市煤炭儲量約494.1億噸,占全省儲量的1/6。主要分布在平朔礦區、朔南礦區、山陰礦區、懷仁礦區、右玉礦區,含煤面積1644.95平方公里。山西省共有4個富煤區,其中有2個在朔州境內。

石灰巖境內出露較為廣泛,在六縣區均有分布,并且層位穩定,資源豐富,總儲量約為800億噸。其中洪濤山礦區總量達500億噸,面積64平方公里。

耐火粘土是朔州的優勢資源。礦石類型齊全,有高鋁粘土、硬質粘土、半軟質粘土和軟質粘土4種。其中高鋁粘土質優量多。在本市上儲量表的有:峙峪礦區、峙峪包鋼軟質粘土礦區、郝家溝礦區、千井礦區。總儲量4628.3萬噸,占全省儲量的8.61%;工業儲量1137.6萬噸,占全省工業總儲量的9.89%。

鋁土礦是朔州的又一重要礦產。朔城區郝家溝、梵王寺、寶泉莊,懷仁蘆子口、蘆子村、吳家窯一帶為本市主要鋁土礦產地。其中郝家溝礦區儲量458.6萬噸,蘆子溝礦區儲量588.6萬噸。

土地資源

朔州市國土總面積10627平方公里,即1593.7萬畝,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8%。按1998年底全市總人口133萬人計算,人均占有土地11.98畝,比山西省人均土地多3.2畝,與全國人均土地接近。其中平原占國土面積的38%,丘陵占36%,山區占26%。從土地利用現狀看,全市土地利用類型可分為11類。農耕地6166248畝,林地2530025畝,牧草地713469畝,園地326667畝,城鎮、村、工礦用地666972畝,獨立工礦用地140528。4畝,鹽田地379.4畝,特殊用地99947.5畝,交通用地22506.3畝,水域地544297.6畝,未利用地5057771畝。

1998年,全市有耕地513萬畝,農民人均4.9畝,居山西省*。有水澆地170萬畝,比1988年增加24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33%,比1988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

交通/朔州

公路鐵路

北同蒲鐵路電氣化復線、大運二級公路、神朔鐵路、朔黃鐵路、平萬公路、朔蔚公路,大運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穿越朔州的榮烏高速公路山西段正在建設中。鐵路專用線和公路干線縱橫交錯,縣鄉公路四通八達,是山西省*實現鄉鄉通油路的地級市,每萬人擁有公路量位居全省*,等級公路居全省第二,鄉鎮油路通達居全省*。

航空

原平朔安太堡機場,2004年底停飛。擬建朔州機場,遷建復航的建設內容為:飛行區等級4C級;新建一條2600米×45米的跑道和一條垂直聯絡道,站坪機位數4個,新建5000平方米航站樓和進場路、停車場等,項目總投資7.9億元。

經濟/朔州

綜述

朔州已初步形成以煤、電、奶為支柱產業,兼有陶瓷、食品、機械、建材、 化工、輕紡、醫藥、冶金及耐火材料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和以農牧業為主導、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的格局。

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1026.4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產業增加值61.7億元,比上年增長5.0%,比重占6.0%;第二產業增加值575.1億元,增長11.0%,比重占56.0%;第三產業增加值389.6億元,增長6.1%,比重占38.0%。第三產業中,金融保險業增加值28.1億元,增長14.7%;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88.0億元,增長5.4%;房地產業增加值21.2億元,增長4.9%。

*產業

2013年朔州農作物種植面積34.5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8% 。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7.3萬公頃,增長1.9%;油料種植面積2.8萬公頃,減少2.6%。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14.8萬公頃,增長2.1%。

2013年糧食總產量117.6萬噸,比上年增長9.9%。其中,玉米96.1萬噸,增長10.5%。

2013年朔州肉類總產量6.2萬噸,增長6.3%。其中,豬肉產量2.4萬噸,增長6.4%;羊肉產量2.7萬噸,增長8.2%。牛奶產量51.4萬噸,增長9%。禽蛋產量1.72萬噸,增長4.9%。

2013年生豬出欄25.4萬頭,存欄23.5萬頭;牛出欄6.2萬頭,存欄16.7萬頭;羊出欄128.0萬只,存欄173.7萬只。

2013年末朔州農業機械總動力233.0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4.4%。機械耕地面積25.7萬公頃,機械播種面積24.2萬公頃,機械收獲面積13.4萬公頃,分別比上年增長4.5%、6.1%和16.5%。

第二產業

2013年朔州原煤產量2.2億噸,比上年增長7.6%;洗煤1.5億噸,增長13.4%。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157.6億元,比上年增長0.9%。其中,煤炭、電力工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5.5億元和92.5億元,分別增長-0.3%和8.1%;食品和非金屬礦物制造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1億元和41.7億元,分別增長3.5%和-21.8%;汽車制造業和醫藥工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億元和3.2億元,分別增長18%和35.7%。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95.1億元,比上年下降33.4%;實現利潤78.2億元,下降54.2%。

第三產業

2013年朔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8.8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城鎮零售額168.3億元,增長14.4%;鄉村零售額50.5億元,增長14.7%。2013年朔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8.2億元,比上年增長6.2%。

2013年朔州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5.3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1億元,比上年增長1.2%;電信業務總量14.2億元,比上年增長9.8%。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48.8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45.3萬戶。朔州寬帶接入用戶18.8萬戶。

2013年朔州接待入境游客7.0萬人次,接待國內游客886.5萬人次,分別增長11.8%和31.3%;旅游外匯收入2537.5萬美元,國內旅游收入82.5億元,旅游總收入84.1億元,分別增長14.8%、30.2 %和29.8%。

政治/朔州

職務 姓名 上任時間
市長 李海淵 2014年4月起
常務副市長 雷健坤 2013年12月起
宣傳部長 劉英魁 2012年10月起
副市長 韓文讓 2014年4月起
副市長 侯新生 2009年6月起
副市長 王志剛 2012年5月起
副市長 王智杰 2014年2月起
副市長 薄志平 2012年11月起
秘書長 蔚文彩 2010年起

教育/朔州

高等院校
學校 備注 學校 備注
中北大學朔州校區 本科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
朔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專科 懷仁陶瓷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朔州分校 成人院校   
中學
朔城區一中 朔州市三中 朔城區二中 朔城區六中 李林中學
懷仁一中 朔州市四中 朔城區三中 朔城區七中 應縣一中
朔州市一中 朔州市五中 朔城區四中 朔城區八中 山陰中學
朔州市二中 朔州市六中 朔城區五中 朔城區九中 開發區實驗中學
朔州市實驗學校 朔州市 占義學校 朔州市旭日學校 朔州市民福中學  

名勝古跡/朔州

崇福寺 應縣木塔 馬邑漢墓群 殺虎口 李林烈士紀念園
雁門關 峙峪舊石器遺址 廣武古城 神頭海 朔州老城

社會/朔州

科技事業

2013年朔州市共受理各項專利申請量1245件,比上年增長61.7%。朔州市共簽訂技術合同9份,成交金額5760萬元。2013年有2個項目列入國家各類科技計劃,獲得國家資助 1110萬元。2013年全市共取得省級以上6項科技成果。

文化事業

2013年末朔州市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文化館7個。廣播電臺5座,電視臺3座。有線電視用戶13.9萬戶。廣播人口復蓋率96.09 %,電視人口復蓋率98.64%。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7個,館藏圖書42.57萬冊。

醫療事業

2013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061個,其中婦幼保健院8個。朔州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6885張;衛生技術人員6397人。朔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09%。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復蓋人口38.2萬人。

體育事業

2013年末全市擁有群眾健身輔導中心、站點125個,體育指導員1800人,2013年舉辦體育比賽活動80次。

社會保障

2013年末朔州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1.7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4萬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70.5萬人;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3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9.6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8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7萬人。

2013年朔州市納入城市*生活保障的居民6.6萬人,發放城市低保資金1.8億元;納入農村*生活保障的居民9.1萬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5億元。

傳統文化/朔州

壘旺火

壘旺火是朔州的傳統春節習俗。在民間,點旺火有紅紅火火、旺氣沖天的寓意。

山西朔州盛產煤炭,煤炭在朔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朔州考古證實:在古代煤炭就已滲透到選先民們的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朔州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 朔州地區每逢春節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老鄉們叫它旺火,以圖吉利,祝賀新年興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

騾馱轎

“騾馱轎”的花轎裝飾其圖案皆具有喜慶吉祥和成雙成對的意思,如雙鳳凰、雙蝴蝶、雙蝙蝠上下盤旋,兩兩相對組成,含有夫妻之間和和美美、相親相愛之意;也有雙魚和雙兔等,俗稱“滑魚急兔”。

秧歌戲

朔州秧歌戲是融舞蹈、戲曲、武術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形式,早期在廣場、街頭表演。其中以舞蹈為主的秧歌戲稱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節慶和祝壽等民俗事象中表演;以演戲為主的秧歌戲稱為“大秧歌”,劇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間故事為主。

走西口

2009年央視開播了《走西口》,反映了山西商人的艱苦樸素。從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線圖看,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

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殺虎口。走出這個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殺虎口”還是通往蒙古恰克圖和俄羅斯等地經商的重要商道。“殺虎口”的興衰史也反映了晉商發展興衰的歷史。

特產/朔州

朔州黃酒 乳品 沙棘汁
朔州陶瓷

友好城市/朔州

北京市房山區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山東省棗莊市

城市榮譽/朔州

國家 園林城市 2009*經濟*創新力城市 2011*十大 *幸福感城市 山西省園林城市
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市 2010* , 經濟轉型 ,示范城市 影響*改革十大, 資源型城市 山西省文明和諧城市
全國 , 城市環境 ,綜合整治先進市 2011**投資城市 低碳* ,貢獻城市 山西省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歷史人物/朔州

班婕妤 西漢女詩人 周德威 后唐名將
張遼 三國名將 劉武周 隋末將領
尉遲恭 唐初大將 李存勖 五代時后唐皇帝
斛律金 北朝名將 李檀 后唐莊宗
斛律光 北齊大臣 安重誨 后唐大臣
鮑承先 清初大將 師翱 明朝銃器專家
蕭綽 女中豪杰蕭太后 王家屏 明朝大臣
麻貴 明朝抗倭將領 李林 抗日民族女英雄
王庚榮
光緒二年榜眼   
類似“朔州”
與“朔州”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