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生活服務 > 醫療保健 > 各地醫院 > 江蘇醫院

江蘇省人民醫院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江蘇省人民醫院
網站熱點:
江蘇省人民醫院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2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4 9:03:37
網站介紹:
江蘇省人民醫院
網站百科

特色科室/江蘇省人民醫院

醫院臨床醫技科室設置齊全,重點科室技術特色顯著。有3個省級重點學科,分別是內科、普外科、皮膚性病科;省級“135”重點學科15個,分別是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臟內科、老年醫學科、普外科、肝臟外科、泌尿外科、皮膚與性病學科、感染病科、耳科學與聽力學科、臨床生殖醫學、麻醉科、臨床生物學診斷與治療實驗室;省級重點臨床專科24個。省級醫療診治中心4個,分別是江蘇省心臟介入中心、江蘇省肝臟移植中心、江蘇省急診醫學中心、江蘇省耳科疾病與聽力障礙診治中心。

醫院是一級學科臨床醫學博士點,是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臨床醫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就設在醫院內,共有5個學系,45個教研室,擔負著南京醫科大學的臨床教學和實習任務。

江蘇省人民醫院整形燒傷科是集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專業科室。擁有本科學位以上醫師14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6名,博士學位4名,碩士學位2名。科室成員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中青年委員,*中西醫結合分會燒傷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分會多發傷與復合傷急救與治療學組委員,江蘇省整形燒傷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委員,江蘇省康復醫學會理事、修復與重建學分會秘書、常委,南京醫學會醫學美容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委員,華東六省一市燒傷學會委員,江蘇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組織工程與移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委員等學術職務。

江蘇省人民醫院整形燒傷科擁有先進的燒傷治療懸浮床,Zimmer電動取皮機,燒傷專用浸泡設備,燒傷專用電子體重磅,皮瓣多普勒血流測定儀,皮膚磨削儀,紅光治療儀和電動負壓抽脂機等醫療器械。擁有專業的攝像室和獨立的門診美容手術室及手術設計軟件系統。

醫院科室列表
心血管內科 呼吸內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
消化內科腎內科神經內科風濕免疫科
感染病科腫瘤科皮膚科普通內科(全科醫學)
婦幼心血管內科(普通內科)
外科
麻醉手術科ICU骨科胸外科
心臟大血管外科普外科普外科·肝臟外科泌尿外科
神經外科整形燒傷科耳鼻咽喉科眼科
口腔科乳腺病科(普通外科)
老年醫學科
老年ICU老年CCU老年腎科老年心血管科
老年呼吸科老年神經內科老年血液科老年消化科
老年內分泌科老年綜合病區老年診療體檢科
康復醫學科
婦產科
婦科產科生殖醫學中心婦女保健科
兒科
兒科兒童保健
門急診
急診中醫科針灸臨床心理科
醫技
藥劑科檢驗學部放射科介入放射
超聲診斷科病理科核醫學科營養科
輸血科HLA實驗室放射治療科
診療中心
胰腺中心消化內鏡中心肝臟移植中心康復醫學中心
重癥醫學中心冠脈中心生殖醫學中心
司法鑒定所

感染病科

江蘇省人民醫院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病科(原傳染病科)創建于1954年。在著名熱帶病學家許本謙教授和陳鐘英賈輔忠、王明秀、唐保元、黃祖瑚、李軍等歷屆科主任的帶領下,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在常見重大傳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臨床教學、科研工作、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于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臨床醫學重點學科,是目前省內*內科學傳染病專業博士學位授予點。

目前感染病科門診分設發熱門診、肝炎門診、腸道門診,年門診量近4萬人次,常年有專家坐診。病房設有兩個病區,共50余張床位,年出院病人超過1200人次。住院病人中近一半是來自外地,包括外省、市的基層醫院的疑難、危重患者,充分體現了科室醫療水平和整體實力被同行認可度和信賴程度的提高。我科除對病毒性肝炎的診療有豐富的經驗及較高的水平外,近幾年對發熱待查、重癥感染、各類肝病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的診療亦有長足進步,并取得一定突破,已成功救治多名復雜感染及重癥肝病病人,如成功搶救重癥結核性腦膜腦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亞急性肝衰竭合并腦膿腫、肺部感染患者、重癥CMV病、病毒感染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以及甲亢合并重癥肝炎患者等等。對這些疾病的成功救治,不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同時也提高了全科的診療水平,提升了科室的學術地位。

今天的感染病科設施優良,寬敞明亮的門診大廳、寧靜溫馨的病房、設備先進的重癥監護室、功能齊全的人工肝支持系統、按GLP標準建成的細胞治療室、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以及布局合理、裝備一新的感染與免疫研究室為感染病科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科室現有病床50余張,近3年門診量近4萬人次,年住院病人1000人次。學科有多位省內乃至全國著名的感染病學專家,現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7名。專業人員隊伍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名,江蘇省“興衛工程”重點人才1名,13人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其中8名曾在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德國進修學習。

感染病科是我國高校首批碩士學位授予點,我省最早的內科學傳染病專業博士學位授予點和SFDA批準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抗感染專業,也是傳染病專科醫師進修基地,并承擔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為主的多層次高等醫學教學任務。學科于1997年被批準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臨床醫學重點學科,2007年被評為江蘇省“興衛工程”的感染病學重點學科。

學科以各類肝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診治為其特色,并選擇病毒性肝炎的治療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圍繞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異性細胞生物治療、建立重型肝炎的新型綜合療法和研究開發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性核酸疫苗為主攻目標。與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基因疫苗研究室共同組建了“中美疫苗研究中心”。

藥劑科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藥劑科現有工作人員1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50人。年調配門、急診處方166萬張,完成了5168份TDM監測,上報ADR946份。

該學科率先在全省開展治療藥物監測工作,成立了江蘇省*家藥物靜脈配置中心。并先后建立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辦公室,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辦公室,門診藥物咨詢臺,開展了臨床藥師工作,為患者提供合適的治療藥物和*給藥方案,承擔新藥Ⅰ期臨床藥代動力學工作,協助臨床開展治療藥物監測、臨床用藥品評價、新藥試用和療效評價工作。該學科獲得衛生部科技基金2項,江蘇省科技基金項目2項,省中醫藥管理局項目1項,江蘇省衛生廳基金9項,南醫大基金4項。

醫學檢驗科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學檢驗科是江蘇省重點臨床專科,博士點、碩士點。現有工作人員71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33人。現有實驗用房的總面積為2500M2。

該科是江蘇省政府重點支持的“江蘇省醫學診斷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設臨床血液學、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免疫學、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分子生物學診斷實驗室,開展各種常規及特殊的臨床檢驗診斷項目近八百項。于2002年被確認為江蘇省當時*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醫學檢驗科)。近年來,獲得各種研究課題共6項,申報國家技術發明專利兩項,獨立或參與獲得省級以上成果獎2項,主編各種論著十部。每年發表學術論文達30篇。

病理科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病理科建于1962年,由南京醫學院病理解剖教研組高達教授兼主任,顧元方任副主任,附屬醫院許勤安任第二副主任。建科初由醫學院病理解剖教研組派醫技人員輪流來科進行日常病理工作。1965年增加技術人員2人,1972年增加住院醫師1人。1977年許勤安任科主任,工作人員繼續增加,1984年夏開屏任副主任,1988年后范欽和歷任副主任,主任至今。

病理科為南京醫科大學臨床病理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現在編人數為26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12人,初級職稱8人。近幾年來,每年完成外科病理檢驗4萬余例,細胞學檢查1萬余例,TCT1萬5千余例,免疫組化2千余例,快速冰凍診斷2千余次,全國各地病理會診5千余例,尸體解剖20余例。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5項,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2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項。近幾年來,病理科培養博士、碩士生10余人,培養省內外進修醫師100余人。自2007年以來,我科已接收實習醫生及技術員10余人。

皮膚科

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皮膚科與性病學為江蘇省重點學科,是碩士、博士授予點,博士后流動站。

是國家衛生部皮膚性病學科藥理基地、衛生部指定化妝品皮膚病診斷機構,是國家CDC性病監控哨點站之一,是江蘇省大型綜合醫院*性病診療中心。是全國同行雜志發行量之首的《臨床皮膚科雜志》主辦及承辦單位。我科于93年已經成為江蘇省高校重點學科和國務院批準的博士點培養單位,是江蘇省衛生廳臨床重點專科和省衛生廳135重點學科,是江蘇省內綜合醫院中規模*專業機構,承擔南京醫科大學及其10余家附屬及教學醫院的教學任務,科研及臨床專業技術水平位居同專業江蘇省的*水平及國內一流水平,承擔本專業江蘇省南京市的疑難病例診治和技術咨詢,及江蘇省內外的會診及接轉診工作。

承擔本專業的臨床教學及各級進修醫師的培訓任務。有博導4人,碩導5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3人。

營養科

營養科屬于醫院醫技科室,是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臨床營養教研室,有從事臨床營養工作多年的主任營養醫生、副主任營養醫生、營養醫生、營養師及營養護士10名。承擔著醫院營養治療、門診會診、教學科研等工作。

多年來,營養科在加強科室基本建設和基礎管理的同時,不斷進取、不斷創新,承擔著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腎臟疾病、肝膽胰疾病、外科術前術后等各類病人的營養會診工作,根據病情提出營養治療的方案,并進行營養教育,對疾病的治療、康復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積極配合臨床各科室開展對重癥、疑難及臟器移植等病人的營養支持;在健康意識日益強化的當今社會,利用科室優勢和專業特長,開展營養與慢病的干預研究。開設營養門診、專家門診,對各類有營養需求的人提供營養咨詢和營養干預,確實起到防病治病、增進健康的作用。

輸血科

輸血科成立于2003年,由原先功能單一的血庫轉變為目前涉及多學科、多技術的綜合科室,其主要職能是負責臨床用血的技術實施和技術指導,確保供血、儲血、配血和科學合理用血措施的執行;監測和預防輸血傳播疾病;負責全院臨床用血會診;進行造血干細胞單采,血漿置換等治療性輸血以及造血干細胞研究。

目前,輸血科科室使用面積200平方米,設有儲血室、血型室、配血室、治療室、發血室、資料室等功能間。現有工作人員12人,均是經過輸血專業理論和實驗技術培訓合格的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醫療、檢驗專業畢業的人員。其中碩士2人,本科7人,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5人。近年來更新輸血理念,大力推廣成分輸血,成分輸血比例達90%以上,遠超過衛生部衛生廳的三級甲等醫院的要求(成分血比例70%)。我院全年用血量達1800萬毫升以上,位居全省之首,我科為臨床所提供的血液成分品種有紅細胞懸液、少白細胞紅細胞懸液、洗滌紅細胞、輻照紅細胞、單采血小板、冷沉淀、新鮮冰凍血漿、普通冰凍血漿等。輸血科包括廣州路本部、江東北路河西分部,均向臨床提供24小時服務。

目前開展的服務項目ABO血型及Rh血型檢測、不規則抗體篩選和效價測定、交叉配血等輸血前常規檢查,疑難血型的鑒定,疑難配血,新生兒溶血產前實驗室診斷等,自身輸血,外周血干細胞采集。我科在江蘇省內率先引入進口抗人球微柱凝膠技術交叉配血、自動血型加樣系統并建立了全方位的輸血信息化管理系統,輸血信息化技術和水平在省內及華東地區均處于先進水平,不僅保證常規用血安全及稀有血型和疑難病例的安全輸血,同時作為中華骨髓庫江蘇省分庫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定點采集單位之一,每年完成數十例志愿者的捐獻前動員和采集工作。

輸血科現為江蘇省臨床輸血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2001年以來先后承擔省部級課題4項,參編學術專2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7篇。正在開展與德國Ulm大學的血型專家Fleg.WA“關于Rh(D)陰性的基因分型和遺傳學分布”研究課題的國際合作。承擔了南京醫科大學醫學檢驗系臨床輸血專業的理論教學以及其他醫學院校的實習帶教任務。

輸血科牢固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的意識,健全科室質量管理工作制度,全方位加強質量和學科建設。為臨床提供安全、及時、有效的服務。

核醫學

江蘇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是江蘇省內臨床核醫學的主要醫療、教學、科研中心之一。科室技術力量雄厚,人員隊伍為省內*、國內領先,現有醫師11名,護士6名,技術員13人,其中高級職稱4名,中級職稱15人,有博士、碩士學位者8名。科室擁有國內一流的儀器設備,包括雙探頭帶符合線路的SPECT、國內首臺心臟專用SPECT、DEXA骨密度檢測儀及多臺全自動化學發光檢測分析儀等。擁有獨具特色的甲狀腺疾病核素治療病房,病床數10張。科室常規開展各種核醫學影像檢查、多種標記免疫檢測項目以及多種疾病的核素治療。2007年科室的核醫學影像檢查約1萬例次,標記免疫檢測約50萬項,門診量約6000人次,甲狀腺癌住院病人約200人次。上述診療人次數在省內均遙遙領先,在國內也位于前列。科室還承擔南京醫科大學各專業所有的《核醫學》教學任務,承擔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的培養任務,承擔南京醫科大學及蘇州大學醫學院等院校的實習工作,承擔專科醫師培訓工作,承擔省內及國內多家醫院的進修生培訓任務。近年來,科室申請并完成了多項科學研究課題,獲得多項科研獎勵,其中有些項目與國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進一步提高了研究水平并擴大了影響。

超聲診斷科

超聲診斷科成立于l982年1月,2001年更名為超聲醫學科。科室目前擁有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4名;副教授3名,講師3名,碩導3名。共有超聲臨床醫師15人,其中碩士研究生5人,在讀碩士4名。預約登記2人,其中一人為主管護師兼介入治療護理工作。現任科主任胡建群教授,是南京醫科大學影像醫學系碩士生導師,*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理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淺表小器官和外周血管超聲專業委員會全國常委,眼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副會長、江蘇省聲學會理事,腹部超聲專業組副組長;汪惠寧副教授為南京市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葉新華副主任,是南京醫科大學七年制碩士生導師,*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永久會員,*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肌肉骨骼超聲專業委員會委員和*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介入性超聲專業委員會委員。

南京醫科大學影像系超聲診斷教研室,同時也是省超聲醫師進修基地,每年完成影像本科、專科、進修醫師教學320學時。承擔省級課題4項,主編或參編超聲有關專著十五部,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十五”期間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一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二等獎三項,院診療新技術一等獎、二等獎、鼓勵獎各一項。獨立獲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南京醫科大學創新基金各一項,院內創新基金三項,參與多項。每年除完成一萬人次以上腹部,淺表小器官,外周血管等常規彩超檢診任務,還開展了各種囊腫的穿刺引流減壓硬化治療;甲狀腺腺瘤,亞甲炎的超聲引導穿刺藥物治療;肝癌的無水酒精治療,配合微波、射頻超聲引導治療肝腫瘤以及各種腫瘤超聲引導下的組織穿刺活檢和肝移植的術中、術后形態、供血的觀察等新技術、新項目。腹部及小器官超聲擔負了全省的會診任務。超聲醫學科的學術水平始終處于省內領先,國內先進。

心血管科

1、心臟電生理技術

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病機制及介入診治研究:成功建立缺血性心臟病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動物模型,并進行了干細胞移植的干預研究;室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及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內轉復除顫器治療例數及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居全國前兩名。三維標測系統的臨床應用:應用三維標測(EnSite 3000/Navx)系統研究心律失常的病理基質和電生理學機制。根據動態基質標測原理自行設計了在竇性心律下線性消融的新策略,顯著提高了難治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成功率。心臟離子通道疾病的臨床診斷:研究并建立了診斷隱匿性Brugada綜合征及先天性QT間期延長綜合征的新方法。

2、缺血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及瓣膜病的診治技術

缺血性心臟病生物學治療和介入治療:在國內較早開展了腺病毒介導的VEGF165、Angiopoietin-1生物學治療和干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研究;制備并獲得抗心肌肌鈣蛋白I單克隆抗體,獲國家專利2項及II類新藥證書1項。先天性心臟病及瓣膜病介入治療: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室間隔缺損的介入治療;自主設計并完成了導管微創自膨三葉式主動脈生物瓣膜裝置的制備,設計并完成了能在左心耳自動定位的封堵器,獲國家專利2項。

3、心血管疾病分子細胞機制研究

心肌炎、心肌病病因及發病機制研究:1986年成立江蘇省心肌病研究基地,現已建立了全國心肌病研究協作組。血管內皮、平滑肌功能研究:證明了內皮源性收縮因子是可擴散、可傳遞的物質,其作用靶點之一為血管平滑肌;發現白藜三醇能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和血管內皮損傷后的內膜增生。

4、心血管病相關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

在人群水平研究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特征及多因素綜合干預的防治效果;多次組織和參加了國家和省級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參加了多項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積累了豐富的流行病學研究經驗。

普外科

 結合學科基礎和臨床需求,普外科在器官移植、微創外科、胰腺外科、乳腺外科等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國內和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某些方面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肝臟移植技術

江蘇省肝病外科中心2005年成立衛生部掛牌的*活體肝移植研究所,含2個病區、100張床位、1個實驗中心,對臨床和科研工作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已成為*能獨立開展活體肝移植,并形成一定規模的單位之一。已完成活體肝移植79例,為目前國內完成病例數最多的單位之一。目前已完成親體肝移植治療Wilson病40例,是目前全球研究較為系統、深入的*一組單中心病例報告。至今共施行肝癌肝切除術4500余例,1、3、5年生存率分別為89.2%、50.4%和33.3%,有60余例存活10年以上。

2、腹腔鏡技術

成立了中華醫學會首批認證的腔鏡外科技術培訓基地。相繼開展了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脾切除、胃腸腫瘤根治、甲狀腺切除、甲狀旁腺全切、胰十二指腸切除、胰島素瘤摘除以及胃底折疊、膽腸Roux-en-Y吻合、門奇斷流術等多項手術。成功開展ERCP、EST累計4000余例,在微創手術的復雜性、多樣性、手術質量和數量、手術成功率等方面均居國內前列。

3、腫瘤射頻治療技術

圍繞RFA領域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在電極優化,影像組織對應和實驗方法學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績。與企業合作已開發出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專利的射頻腫瘤治療儀,2005年獲得國家批準進行批量生產并應用臨床;臨床應用方面,是國內最早少數幾家將該技術應用于肝癌、肺癌、腎癌和顱內腫瘤治療的單位之一。協助神經外科在國際上首次應用RFA技術切除了常規手術無法切除的顱內巨大血管瘤。“實體腫瘤射頻滅活的實驗和臨床研究”獲得2006年江蘇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4、胰腺疾病診治技術

“胰腺疾病診療中心”為全國五大胰腺外科中心之一。在重癥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診治方面國內領先;省內率先開展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胰島素瘤摘除、胰腺假性囊腫內引流和胰體尾切除,均國內先進。手術數量質量跨入國內先進行列。省內首先開展胰腎聯合移植,國內先進。作為主要協作單位參與“十一五”國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撐項目“胰腺癌綜合治療技術體系研究”子項目。

5、乳腺疾病診治技術

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微小轉移等研究位居國內同行前列,開展“乳腺癌干細胞”及“新型胞苷脫氨酶hDCA基因在乳腺癌中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申請“乳腺癌干細胞新的分離方法”和“骨轉移動物模型”國家發明專利2項,首創微波固化治療乳腺腫瘤的新技術。已完成國家“十五”攻關項目“早期乳腺癌規范化保乳綜合治療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呼吸內科

1.支氣管哮喘基礎與臨床研究

數十年來該科一直以支氣管哮喘作為主攻方向,作了大量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診治特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近年來深入研究了哮喘時氣道炎癥的發生機制及其無創性診斷、臨床干預的新方法,成績顯著:“支氣管哮喘患者β2受體異常及其臨床意義”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支氣管哮喘診治的實驗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支氣管哮喘氣道炎癥的實驗和臨床研究”同時獲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和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承擔部省級課題十余項,發表相關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14篇),參加國際研討會交流10余人次。近8年來我們牽頭組織“南京地區哮喘之家”活動,對哮喘進行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來自外省的難治性哮喘患者慕名來我科門診或住院診治。

2.睡眠呼吸障礙疾病的發病機理及診治

2001年建立的睡眠呼吸障礙疾病診治中心,購置了國際先進的多導睡眠監測儀、PTT睡眠呼吸監測儀、等離子低溫射頻消融儀和匹配伺服全自動氣道正壓呼吸機等先進設備。每年成功診治睡眠障礙疾病患者千余名,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8篇),在國內外獲獎10項,受到國內外同行們的高度關注和好評。承擔省級國際合作課題一項,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各一項,主辦國際睡眠呼吸障礙研討會2次。該科在該領域的技術特色為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及干預治療的系列研究。該領域醫療和科研工作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3.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治與研究

該科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臨床診斷率和治愈率高。殷凱生教授是全國抗感染學組成員、華東區肺部感染協作組副主任委員。2003年“非典”流行期間,殷凱生教授擔任江蘇省防治“非典”專家組組長,黃茂教授擔任江蘇省支援內蒙防治“非典”專家組組長,成績突出,均獲得國家和省政府的表彰。該科主編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獲“國家圖書獎”、《實用抗感染藥物手冊》(人衛出版社)受到廣泛好評。主持了42種抗感染新藥的臨床研究,均順利獲得證書。近年來開展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實驗研究。

4.肺動脈高壓的發病機理研究和治療

肺動脈高壓作為COPD發展至肺心病的關鍵病理生理環節,是影響COPD預后的重要因素。主持參加過國家“1035”子課題及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課題“ATP敏感性鉀通道開放劑對肺動脈高壓的發生、發展的影響及治療學研究”(2000051)等課題計6項。共發表論文40余篇。2007年獲得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曾獲全國中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賽克勒醫師年度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學進步二等獎等獎項。

5.呼吸內鏡的診斷和治療

該科在省內較早開展了經支氣管鏡肺活檢術、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纖支鏡代胸腔鏡診治術、支氣管鏡下支架植入術、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胸腔鏡檢查診治術、纖支鏡下高頻電刀術等。2007年獲江蘇省衛生廳課題“經纖支鏡支架介入肺減容術治療肺氣腫模型的應用研究”。呼吸內鏡中心于2007年被衛生部評為全國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

神經內科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現由二個病區(70張床)、門診、急診、神經電生理實驗室和臨床神經病學研究室(腦脊液細胞研究室)所構成。每年收容各類神經系統疑難危重病人1000人次,門診診治7萬多人次,急診搶救近1萬人次。本學科在神經系統各類疾病的診治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在卒中病人的急診救治有著許多顯著地特色。曾在江蘇省重大招標項目《腦卒中急救關鍵技術的應用示范研究》(BS2006007)負責卒中急救綠色通道流程、卒中急救規范以及卒中急救關鍵技術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大量的疑難雜癥疾病得到成功的診斷和救治。目前該學科可以開展常規腦電圖、動態腦電圖、腦血流超聲檢測、肌電圖(包括單纖維肌電圖)、誘發電位、經顱磁刺激診斷和治療等技術。除此之外,還開展顱高壓實時檢測、小腦頂核刺激等新技術。部分技術具有國內先進水平。各項設備儀器總值400多萬元,有效的滿足了臨床醫療的需要,保證了高質量的專科醫療護理水平。

該學科目前具有優秀的學術梯隊和穩定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擔并參與國家、省部級各項科研項目二十余項,每年年均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0余篇,先后獲得國家、省部級校級獎勵殊榮20余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病機制與救治、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病因診斷與技術研究、頭痛的規范化診斷和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與修復的方法與技術研究、老年性癡呆臨床特點與醫護方法技術的應用等,已培養博士、碩士五十余人,是重要的江蘇省高級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醫護團隊/江蘇省人民醫院

科研

 醫院現有3個研究所,19個研究室。是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省心肌病定向科研基地,全國首批獲準開展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的單位。

全年新獲各類科研項目217項,其*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新獲各類科研項目經費1324萬元;新獲省"135"學科與人才建設經費1564萬元;新獲各類成果獎44項;發表學術論文825篇,其中SCI收錄74篇。

規模

醫院現有職工2635人,其中醫技人員2003人,現有博士生導師47人,碩士生導師144人 。

醫院對外交流活躍,與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的醫院、學科和實驗室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先進

醫院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先后多次被評為衛生部衛生先進集體,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省級文明單位、江蘇省和南京市"十佳"醫院。

歷史沿革/江蘇省人民醫院

1936年02月,江蘇省立醫政學院在鎮江建立附設診療所。

1938年08月,診療所隨醫政學院遷至湖南沅陵,改名為國立江蘇醫學院附設診療所。

1938年11月,附設診療所更名為國立江蘇醫學院附屬醫院。

1939年04月,附屬醫院隨醫學院遷至四川省重慶市北碚,設病床40張;1943年床位增至100余張。

1946年10月,附院隨江蘇醫學院遷回鎮江原址,設床位60張;1950年床位增至150張。

1956年08月,附院遷寧,與南京市工人醫院合并;同年11月,更名為江蘇省工人醫院,同時也是江蘇醫學院附屬醫院,病床增為382張;1957年12月病床增至460張。

1958年01月,附院隨江蘇醫學院更名為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

1958年09月,附院隨醫學院更名為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床位增至502張。

1961年10月,附院隨醫學院復名為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

1970年05月,附院隨醫學院合并更名為江蘇新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床位逐步減少至400張。

1978年05月,附院隨醫學院復名為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

1981年11月,附院更名為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1984年底床位增至680張。

1985年07月,江蘇省工人醫院名稱更名為江蘇省人民醫院,亦名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年底床位增至723張;1986年床位增至804張。1987年2月,醫院被命名為江蘇省紅十字醫院;床位886張,1988年增至909張,1990年增至924張。1993年12月,附院隨醫學院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1994年09月,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成立并設在醫院,2000年1月病床數增至1000張。現有床位1400張,職工
196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數1319人。

2003年08月,經江蘇省衛生廳批準,江蘇省婦幼衛生保健中心并入江蘇省人民醫院,增掛“江蘇省人民醫院河西分院”牌,設床位210張。至此,江蘇省人民醫院床位數增至1650張。

2004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江蘇省人民醫院集團正式成立。集團包括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婦幼衛生保健中心以及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三家單位。

2005年6月,江蘇省人民醫院“西擴東延”擴建方案獲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醫院擴建新增土地83畝,工程正式啟動

2005年7月,江蘇省人民醫院集團新增兩家單位,分別是江蘇省太湖干部療養院和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至此,江蘇省人民醫院集團成員增至5家。

2005年12月,醫院床位數增至1815張。

醫院集團/江蘇省人民醫院

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2004年10月28日,由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婦幼衛生保健中心和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共同組建的江蘇省人民醫院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我省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實施醫療資源優化重組的一項重大舉措。2005年7月,遵照省衛生廳“做強做優,優化配置現有衛生資源”的原則,省人民醫院集團再次強勁“擴容”,位于太湖之濱的江蘇省核醫學研究所、江蘇省太湖干部療養院雙雙加盟該集團,開展以技術為紐帶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多方“共贏”。如今,該集團已成為國內*實力的醫療集團之一,正在向全國一流醫療集團邁進。

集團成員:

江蘇省人民醫院

江蘇省婦幼衛生保健中心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

江蘇省太湖干部療養院

江蘇省核醫學研究所

醫院地址/江蘇省人民醫院

醫院本部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廣州路300號 郵編:210029

河西分院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江東北路368號 郵編:210036

類似“江蘇省人民醫院”
與“江蘇省人民醫院”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