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政府組織 > 地方政府 > 內蒙古政府

赤峰市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赤峰市
網站熱點:
赤峰,赤峰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市政府,赤峰市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2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4 9:08:30
網站介紹: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松山區。赤峰為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因城區東北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為昭烏達盟,昭烏達為蒙語,漢譯“百柳”之意;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南與遼寧省朝陽市接壤,西南與河北省承德市毗鄰,東部與內蒙古通遼市相連,西北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交界;市地處內陸,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90275平方公里,轄3區7旗2縣;2019年常住人口434.12萬人。是內蒙古*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
網站百科

簡介/赤峰市

赤峰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現已發現古人類文化遺址6800多處。赤峰位于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西端,是蒙古高原向遼河平原的過渡帶,是距北京最近的內蒙古草原。“赤峰”系蒙古語“烏蘭哈達”的漢譯,因城區東北部有一座赭紅色山峰而得名。赤峰歷史燦爛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北方文化之源,是中華*龍的故鄉。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為我國北方各少數民族活動的中心,是草原青銅文化和契丹遼文化的發祥地。“八五”時期*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敖漢“興隆洼聚落遺址”,確立了中華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被史學界定名為“華夏*村”。在翁牛特旗出土的紅山文化標志性器物---玉龍,被史學界定為“中華*龍”。赤峰資源較為豐富,貴重金屬、有色金屬儲量均居內蒙古自治區前列。草原、沙漠、冰臼、石林、溫泉等自然資源和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等人文資源富集,發展旅游業條件得天獨厚。赤峰地處東北與華北經濟區的結合部,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陽等幾個中心城市的輻射。 

 赤峰市地域十分遼闊,資源非常豐富,是具有生物和地質多樣性的天然博物館,是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盛地。全市有草原9000萬畝,林地3000萬畝,森林覆蓋率23%。境內有老哈河、西拉沐淪河、烏爾吉沐淪河、叫來河和貢格爾河五大水系,常年蓄水的天然湖泊70余處,其中克旗達里湖面積為35.7萬畝,是內蒙古第三大湖泊。農業是赤峰市的基礎產業,全市耕地面積1760萬畝,種植品種除小麥、谷子、玉米等糧食作物外,還有甜菜、油葵、烤煙、藥材等經濟作物。牧業生產方面,肉牛、細毛羊、肉羊、白絨山羊、瘦肉型豬、肉雞、蛋雞等畜禽飼養在自治區舉足輕重,羊毛、羊絨生產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礦產資源也比較豐富,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70余種,礦點千余處,主要有煤、石油、金、銀、銅、鉛鋅、鎢、鐵、瑩石、大理石等。

 赤峰發展前景廣闊,經濟潛力巨大,是具有很大后發優勢的地區,是實施西部開發戰略的前沿陣地。建國5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全市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以醫藥、食品、有色金屬、能源等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逐漸形成,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已成為自治區東部的工業和農牧業基地。1996年,國民經濟提前五年實現“翻兩番”的戰略目標。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5.41億元,財政收入14.2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8.9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7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847元。同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水平明顯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莽莽紅山,浩浩沐淪,從遠古洪荒橫陳而來,絕塵而去,橫亙古今,哺育了赤峰優美秀麗的草原風光,滋養了著名的草原——貢格爾草原烏蘭布統草原以及巴林草原。被稱為“百鳥樂園”的達里諾爾湖,湖面面積達到了240平方公里,屬高原內陸咸水湖,是亞洲重要濕地之一,*珍稀鳥類自然保護區,鑲嵌在美麗的貢格爾草原之上。位于貢格爾草原東北的渾善克沙地邊緣的云杉林,是世界上僅存的沙地上大面積生長的云杉,故有“沙地奇觀”、“生物基因庫”的美譽。烏蘭布統草原是著名的清代古戰場遺跡,是《康熙王朝》、《還珠格格》等多部影視劇的外景地。而在西拉沐淪河西岸,著名的“八百里瀚海”科爾沁沙地內,則是玉龍沙湖旅游度假區,這里既有“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浩瀚剛毅風光,也有山林相伴、湖石相依的柔美秀麗景色。伴隨著美麗的草原風光,赤峰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還擁有眾多的歷史人文資源:有“華夏*村”美譽的興隆洼原始聚落遺址,蘊含著古老的紅山文化;還有“草原*都”的遼上京臨潢府,囊括了契丹遼國文明;而喀喇沁清代蒙古王府遺址則匯集了古老的蒙古文化。這些不同時期的古跡遺址不僅具有極大的考古價值,也對國人了解*歷史與文化有著極大的作用。

行政區劃/赤峰市

 截至2013年,赤峰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7個旗及一個市級新區。即紅山區、松山區、元寶山區;寧城縣、林西縣;巴林右旗、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漢旗、阿魯科爾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騰旗和赤峰新區。

地理氣候/赤峰市

赤峰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與遼寧省河北省毗鄰。赤峰市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1﹒6℃,年平均*氣溫-1﹒8℃,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0~7℃。
赤峰市地處蒙古高原向遼河平原過渡的地帶,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多種地形,大體劃分丘陵山地占2/3,高原平川占1/3;氣候屬中緯度溫帶內陸季風氣候。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共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區。

赤峰市自然旅游資源,以九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草原沙漠湖泊溫泉森林山峰冰臼溶洞等等為最,它們交相輝映,相得益彰。著名的貢格爾草原烏蘭布統草原、巴林草原夏季綠草如茵,畜群如織;其甘、布日敦、勃隆克山沙漠綿延,如莽莽姣龍;2.4萬公頃的高原湖泊達里湖以盛產瓦氏雅羅魚著稱;克旗、寧城、敖漢熱泉水溫高,療效好,適宜療養度假;黃崗梁、白音敖包、罕山、烏蘭壩、大黑山林區是開展生態旅游的絕好去處;第四紀冰川遺跡 - - 冰臼群、冰石林數量眾多,分布廣泛,形態各異,保存完好,在國內外實屬罕見;喀喇沁石灰巖溶洞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次發現的溶洞,開發前景廣闊。 

赤峰市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有螢石葉臘石大理石等。其中黃金儲量占內蒙古自治區黃金儲量的40%。

歷史沿革/赤峰市

赤峰市古稱松州,謂之“平地松林”、“千里松林”。清朝起稱昭烏達盟(蒙語百柳的意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設赤峰縣,得名于市東北的褐色孤峰,蒙語稱“烏蘭哈達”,譯為“赤峰”。赤峰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古代北方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聞名史學界的“紅山文化”就是*考古界在這個地方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而命名的,后來又發現了“富河文化”和“夏家店文化”遺址。。

據史書記載,這里曾是族、東胡烏桓匈奴鮮卑庫莫奚契丹蒙古等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夏、商、周至春秋時期,活動在這一帶的主要是商族和東胡族,行政區劃屬傳說中古代*九州中之冀州。戰國初期,全境屬東胡。秦初,南部屬燕國和遼西、右北平郡,北部屬東胡,后屬烏桓。東漢中期到三國前期,全境悉屬鮮卑。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屬鮮卑、后屬北朝的后趙、前燕、前秦、后燕、北燕和后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時期分別設饒樂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遼時,契丹族建立了遼王朝,設上京臨湟府、中京大定府。金時屬北京大定府。元時屬中書省和遼陽行省大寧路、全寧路、應昌路、上都路。明時,初屬大寧衛、全寧衛、應昌衛,后屬兀良哈三衛。到清代,赤峰地區開始有了會盟和盟的建制。赤峰大部當時屬昭烏達盟。“昭烏達”系蒙古語,直譯“百柳”,意思是森林茂密、水草豐美。

近代以來,中華民國前期屬熱河特別區,后改制為熱河省,屬東北四省之一;偽滿洲國成立后南部屬偽熱河省,北部屬偽興安西省。抗日戰爭勝利后,赤峰境內分別建立了熱中、熱北、熱遼、烏丹4個專署,隸屬熱河省。

1945年以后,赤峰南部分別屬熱中、熱遼專署,北部屬熱北專署。1946年熱遼行署并入熱河省政府,其所轄地也歸熱河省,1949年昭烏達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南部仍歸熱河省。1953年4月,昭烏達盟人民政府改稱昭烏達盟行政公署,受內蒙古東部區行政公署領導。1954年5月1日,政務院批準,撤銷內蒙古東部區行政公署,昭烏達盟公署改稱昭烏達盟人民政府,政府設在巴林左翼旗林東鎮。1954年12月,熱河省建制撤銷、將赤峰縣、烏丹縣、寧城縣、喀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敖漢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1956年,熱河省撤銷,其所轄敖漢等3旗、3縣劃入昭烏達盟。昭烏達盟治所由林東遷到赤峰。1958年設赤峰市。1958年9月末,實現了人民公社化,共建立人民公社257個,年底并為168個。1962年9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恢復赤峰縣建制,從原赤峰市劃給赤峰縣19個公社,并將翁牛特旗的官地、崗子、大碾子3個公社劃歸赤峰縣,全縣共22個人民公社;赤峰市所屬烏敦套海劃歸翁牛特旗。1969年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7月5日,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7月1日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10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昭烏達盟建制,設立赤峰市(地級),實行市管縣體制。將喀喇沁旗山前公社和馬蹄營子公社的公格營子、西六家、四家、喇嘛地、嶺上五個大隊,樓子店公社的三道營子、四道營子、喬家窩鋪三個大隊,甸子公社的望甘池、昌盛遠兩個大隊與原赤峰縣的行政區域合并,重新劃分,撤銷原赤峰市(縣級)改設紅山區、撤銷赤峰縣改設郊區,新設置元寶山區,共三個市轄區。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建立鄉鎮、蘇木基層政權,實行政社分開。全市重建鄉181個,蘇木45個、鎮46個、街道辦事處12個。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赤峰市郊區更名為松山區。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赤峰市總人口4435737人。其中:紅山區318512人、元寶山區297035人、松山區538176人、阿魯科爾沁旗297090人、巴林左旗332550人、巴林右旗174275人、林西縣235947人、克什克騰旗242957人、翁牛特旗464211人、喀喇沁旗362458人、寧城縣591684人、敖漢旗580842人。2005年,根據《自治區民政廳關于同意赤峰市區劃調整的批復》,將喀喇沁旗馬蹄營子鄉劃歸赤峰市元寶山區管轄,赤峰市松山區文鐘鎮劃歸赤峰市紅山區管轄。從2005年10月31日起,馬蹄營子鄉由元寶山區接管,文鐘鎮由紅山區接管。

特產/赤峰市

內蒙古赤峰市出產的巴林石,是*四大印材名石之一,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分雞血石凍石彩石三大類。有朱紅、橙、黃、綠、藍、紫、白、灰、黑色;有不透明、微透明。巴林石呈塊狀。細膩潤滑,晶瑩如玉,是名貴的石雕材料。巴林石雕最善長塑造鳥羽、馬鬃、牛蹄、羊眼、草坪、花瓣等,是一石一題雕刻而成。巴林石刻出的雞血圖章,被行家們稱作是各類印章中的珍品。

紅山文化 /赤峰市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一個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因最早發現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郊的紅山后遺址而得名。

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于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并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征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紅山文化年代為公元前4000~前3000年。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還飼養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細石器工具發達;還有磨制和打制的雙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鋤、石磨盤、石磨棒和石鏃等。陶器以壓印和篦點的之字形紋和彩陶為特色,種類有罐、盆、甕、無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飾渦紋、三角紋、鱗形紋和平行線紋。已出現結構進步的雙火膛連室陶窯。玉雕工藝水平較高,玉器有豬龍形缶、玉龜、玉鳥、獸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還發現相當多的冶銅用坩堝殘片,說明冶銅業已經產生。房址為方形半地穴式,分為大型與小型。

 紅山文化是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期分布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在發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紅山文化的彩陶多為泥質,以紅陶黑彩見常,花紋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樸實。玉器制作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發展中具備了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到目前為止,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內蒙古赤峰紅山的大型碧玉C型龍,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發飄舉,極富動感。

 紅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征和內涵。其后,在鄰近地區發現有與赤峰紅山遺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諸遺址,統稱為紅山文化。已發現并確定屬于這個文化系統的遺址,遍布遼寧西部地區,幾近千處。其內涵豐富,擁有一大批造型生動別致的玉器,多與豬、龜、鳥、蟬、魚等動物形象。隨著七十年代這批玉器被識別出來,考古學家發現了紅山文化大型玉龍。

2010年10月,赤峰首次發現一具一億年前的恐龍化石,打破了赤峰遠古時代無恐龍活動的定論。

 這個化石全約長1.3米,高約0.6米,頭部有成年人的一拳半大,嘴呈鳥喙狀,有細密的牙齒,尾長約0.6米,全身骨骼完整清晰。經北京古脊椎人類研究所專家鑒定,此化石是生活在距今一億年前白堊紀和侏羅紀之間的鸚鵡嘴恐龍化石。

相關景點/赤峰市

赤峰市的社會旅游資源獨具特色,蒙古族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民族服飾,特色鮮明的婚禮習俗,草原那達慕、祭敖包等活動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勤勞勇敢的民族性格;集通鐵路經棚熱水段,以其險峻多盤旋的地勢成為蒸汽機車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地;巴林石、仿遼瓷器、地方土特產品、綠色飲品等旅游商品、紀念品,極富赤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已開發的克旗熱水——黃崗梁旅游假區、達里湖度假村、寧城熱水——黑里河旅游區、翁旗其甘、布日敦、勃隆克沙漠綜合旅游區、喀喇沁親王府、馬鞍山、敖漢響水及有江南水鄉的小河沿旅游點都已初具規模,遼文化、紅山文化考古旅游線日趨完善。 

福會寺

赤峰西南的福會寺,此寺建于清康熙 年間,是喀喇沁旗境內*喇嘛廟,廟內有數百名喇嘛,做飯的一口大鍋就有2米多深。福會寺三進五殿,供奉佛祖、彌勒、無量壽佛,及黃教始祖宗喀巴等神像。距這些廟不遠有座著名的王爺府,府內鮮花綠草,雕梁畫棟,氣勢非凡,與北京的王府相比毫不遜色。

達里諾爾湖

赤峰境內的達里諾爾湖,漢譯為“象大海一樣寬闊美麗的湖”,湖周長百余公里,呈海馬狀,湖周圍草地緩升,百里際天,僅東南角地勢下沉,曼陀山斜橫而出,視為屏障。這里百鳥翔飛,同時被譽為我國第三大天鵝湖。在這里,白天鵝起若飄飄仙子,蕩如晴天鋪素,濺落游弋,造成一種高雅華貴的氣氛,使人不由想起柴柯夫斯基《天鵝湖》,因此達里湖被譽為“天鵝湖”。

達里諾爾湖歷來就以瑞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聞名于世。正如清代詩人王樞所贊“中涵島嶼水平鋪,絕妙禽魚飛躍圖,自古英雄勤遠略,至今留保大日湖”。湖區盛產鯽魚和當地俗稱華子魚的瓦氏雅羅魚。這些魚都以肉鮮味美名譽四方。傳說當年康熙大帝幸臨草原,從達里諾爾湖捕魚后,又在草原上采集了白蘑、山花椒一起烹制,鮮香美味使康熙帝胃口大開,并說吃了這里的魚,朕便不想天下的魚了。回到京城后,仍念念不忘,以后又多次派人來捕魚,飛馬送入京城。 

水上樂園

 在依山傍水、風景迷人的巴彥花水上樂園,旅游者既可爬山越嶺、觀賞大自然風景,也可以劃船,品嘗烤全羊、奶茶和綠色奶食品。在夜晚,還可以坐在蒙古包里欣賞悠揚的馬頭琴歌聲,還可以親臨蒙古族傳統娛樂篝火晚會。這一切足以讓游客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達拉哈

 達拉哈——一個美麗的名字,這里沿途風景秀麗綠草如屏,旅游區有草原觀光、騎馬射箭、勒勒車等具有草原特色的娛樂活動。湖上游船,中間沙島上建有移動板層和釣魚臺,游人可盡享蒙古包的古樸、草原奶茶的芳香、縱馬奔馳的豪邁倚欄觀賞的怡情。北方草原獨特的風光盡收眼底。 

高山流水,林海莽莽,景致尚且如此美麗,古跡更是讓人嘆為觀止。位于巴林左旗遼祖州城址西北2公里環形山谷中的遼太祖陵,谷口山峰陡立,并筑有土墻和陵門阻隔,豁口僅可容小車通行。谷內樹木茂密,泉水潺潺,風景佳絕。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陵墓在谷內西北坡上,石塊壘砌地宮墻身遺跡已暴露地表,坡下尚存有享殿遺址。石翁仲及經幢等遺物隱藏在叢林之中。 

莊嚴穩重的釋迦佛舍利塔,默默屹立于遼慶州城遺址內西北角。塔身嵌有磚雕人物及圖案花磚,石刻陀羅尼經咒等,磚雕除有佛、菩薩、力士等像外,還有樂舞、宴飲等畫面,為遼塔中所僅見。磚雕造型渾厚,工藝精巧。塔上鑲嵌有圓形及菱形銅鏡數百面,塔剎及戧獸均為鎏金銅制,日光照射燦爛奪目,與白堊土粉飾的塔身相輝映,尤為壯觀,幾十里外就可遙見綠色草原上光燦的白塔。近年修繕時在塔剎覆缽及剎座內,發現了大量遼代小塔、經卷及建塔石碑等重要文物,成為研究歷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遼上京城遺址

位于巴林左旗林東鎮南。公元10世紀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后改稱遼國,神冊三年(918年)開始建筑京城,初名皇都,后改稱上京。由漢城、皇城、大內三部分組成,周圍約9公里。漢城在南,為漢、渤海、回鶻等族人居住區,有官署、寺院、市肆及驛館等建筑。皇城在北,為契丹族居住區,東、南一帶有府第、官署、寺院等建筑,道路交錯,建筑遺跡甚多,地表現存有石刻觀音像一座;西、北一帶,地表空曠無物,原是契丹貴族們搭設氈帳區。大內在皇城中央,即宮廷所在,原臺基突出地表,宮殿建于崗阜之上,四周繞以宮墻,氣象恢宏。城址曾多次遭洪水侵害,皇城南墻及漢城城墻多傾塌,殘墻高6米許,皇城各門及甕城遺址猶存,皇城南部近年全被泥沙淤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飲食特色/赤峰市

除了內蒙古的草原風味之外,赤峰飲食則更多的偏重于烤制面食。蒙古各地都有的手抓肉、烤全羊和各種奶制品在這里變不會變的單調,在當地的各色美味面食品相伴之下,這些傳統的蒙古美食平添了幾許的新意。

對夾

主打:熏肉,燒餅

特點:“對夾”即為赤峰當地的肉夾饃,食之酥脆適口,滿嘴留香,堪稱邊塞小吃一絕。“對夾”所用之燒餅,源于架與鐵杈之上烘烤而成的“杈子燒餅”。“對夾”所用之熏肉,為十余種配料調味而成,香而不膩。“對夾”不僅味道香美,而且便于攜帶,乃深為當地大眾所喜愛的大眾化美食。其中以“復生隆”對夾鋪的對夾較為著名。
傳說:相傳清康、乾年間,冀人蘇文玉、蘇德標父子流落赤峰,以制賣哈達燒餅為生。后蘇家受到家鄉小吃驢肉火燒的啟發,經多次琢磨試驗,蘇家終將宮廷熏肉、哈達火燒與驢肉火燒三項工藝容于一爐,而制成了這邊塞美味,而蘇家也因“對夾”的大熱而名揚四海。

哈達餅

制法:其由水、油、油酥、面粉和面制坯,再將干果等作甜餡填入,烙制而成。
特點:哈達餅因產于烏蘭哈達地區(今內蒙古赤峰市)而得名,入口酥松,味道香甜,堪稱赤峰美食之絕品。
傳說:相傳150年前,有位赤峰的面點師傅為了處理沒有用完的做南沙餅、豆沙餅時用的余面,便將面搟開,放入酥和糖烙餅,偶然成就了這赤峰美味。

旅游購物/赤峰市

素有“旱碼頭”之稱的赤峰地商業繁盛,當地除了可購到蒙古草原常有的特產之外,以巴林石為代表的礦物資源,是其購物較為出彩之處。當地的赤峰購物城、同興市場等主要購物場所,囊括了當地以及周邊的主要商品,是購買旅游商品的上好去處。
巴林石
產地:赤峰
種類:雞血石、凍石、彩石、福黃石、圖案石五大類。
特點:巴林石石質細膩溫潤、晶瑩剔透,色彩豐富,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同屬*四大印材名石。
相關產品:巴林石雕、雞血圖章等。

娛樂/赤峰市

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絢麗多姿的風土人情,蒙古歌舞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傳統的那達慕集會是最能體現蒙古族風情的場所。那達慕,蒙古語為“娛樂”或“游戲”之意,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集會,有歌舞娛樂、摔跤、射箭、賽馬等比賽項目,其中競技占較大比重。競技,幾乎貫穿蒙古族生活各個方面。春季打馬鬃、祭敖包儀式之中、姻禮進行途中,都會展開規模不等、趣味迥異的各種比賽。
來到赤峰,娛樂當然離不開蒙古族傳統的三項競技活動:賽馬射箭摔跤。其他娛樂項目還有:滑翔、滑沙、快艇、皮劃艇、游泳、垂釣、水上游戲、沙漠駝隊探險等。

旅游/赤峰市

赤峰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當地地形以沙漠、草原為主,春日,干燥大風;夏季,雨熱交加;秋天,清朗涼爽;冬季,漫長寒冷;其最冷月為12月,較熱月為7月。
因此,至赤峰旅游的*旅游時間為每年的夏秋之際,屆時天氣晴朗,日照強烈,防曬用品必不可少。

交通運輸/赤峰市

赤峰地處東北、華北地區結合部,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距北京、沈陽等中心城市400公里左右,距出海口錦州港最近處僅130公里,也是內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區。境內已建成4條高速公路、4條鐵路和11條國省干線公路,12個旗縣區中有11個通高等級公路。赤峰公路通車總里程2.3萬公里,鐵路運營總里程1100公里,實現了縣縣通鐵路、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開通了多條航班航線,初步形成了立體便捷的交通網絡。
公路交通:赤大高速、赤承高速、赤朝高速、通赤高速、赤凌一級公路,均已建成通車。以南北的111、303國道,東西的306、305國道所形成的“開”字型國家公路網為主體架構,以百余條省、縣、鄉級公路為有利補充的赤峰市公路網絡體系,將華北、東北地區與內蒙古緊密相連,為赤峰交通大動脈之所在。赤峰市長途客運站距火車站僅百米之遙,方便到達。
重要公路:內蒙古省際大通道(一級公路)
鐵路(出站):赤峰火車站
位于赤峰市紅山區的赤峰市火車站,是赤峰市對外交通的支柱。赤峰市火車站年客流量達百萬人,站內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已開通了開往沈陽、北京、海拉爾、錦州、承德五個方向去的13 對旅客列車,每日往返于赤峰與全國各大城市之間,乘坐安全、方便。赤峰火車站已開設6個售票窗口,位于赤峰火車站東側的鐵源大廈二樓,24小時營業。赤峰站為鐵路客貨二等站。
公交車
赤峰市有公交線路15條,遍及市內市郊各地,多為無人售票車,其中游1、游2線路的旅游車,乘坐方便,可到達市內各主要景區。無人售票車票價實行“1元制”。
出租車
赤峰市內出租車穿行于大街小巷當中。多以夏利為主,招手即停,起步價為6元/3公里。
航空(出港): 

到達站
目的機場
班期
北京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
每日一班
北京北京南苑機場每日一班
北京北京南苑機場每日一班
上海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1
每日一班
天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每日一班
天津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3.5.7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國際機場
每日一班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國際機場每日一班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國際機場每日一班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國際機場每日一班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國際機場1.3.5.7
沈陽
沈陽桃仙國際機場
每日一班
大連
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
每日一班
西安西安咸陽國際機場2.4.6
錫林浩特錫林浩特機場1.3.5.7
廣州廣州白云國際機場1.3.5.7
海拉爾呼倫貝爾東山機場1.3.5.7
哈爾濱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每日一班
南京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每日一班

人口民族/赤峰市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赤峰市常住人口為434.12萬人,在赤峰市公安機關登記的戶籍人口數有460萬。據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赤峰出生率10.50‰,死亡率5.47‰,人口自然增長率5.03‰。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赤峰市常住人口中少年人口為66.52萬人,占常住人口總數的15.32%;成年人口為335.21萬人,占77.24%;老年人口為32.40萬人,占7.47%。人口結構符合人口老齡化特征。

民族

赤峰市共有30個民族,漢族人口346.95萬人,占赤峰人口的多數;蒙古族人口83.77萬人。回族人口超過2萬,滿族人口超過10萬,其外還有朝鮮族、達斡爾族等民族。

經濟/赤峰市

綜述

2013年赤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6.15億元,比2012年增長9.2%。其中,*產業增加值264.71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912.69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508.75億元,增長6.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39125元,增長9.3%,按年均匯率折算為6318美元。
2013年從產業結構看,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5.1:55.4:29.5調整為15.7:54.1:30.2,*產業比重提高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0.7個百分點;從增長速度看,第二產業達到11.4%,居三次產業之首,分別高于一、三產業6個和4.6個百分點;從貢獻情況看,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7%、68.4%和22.9%,*產業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2.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2.2個百分點;從拉動經濟增長情況看,三次產業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8、6.3和2.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分別高于*、三產業5.5和4.2個百分點。

*產業

赤峰形成了以設施農業、設施畜牧業為引領的農牧業產業體系,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超過700家,其中*3家、自治區級14家,塞飛亞、草原興發、寧城老窖等品牌全國馳名。
2013年赤峰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53.43萬畝,增長0.5%。赤峰糧食總產量105.02億斤,比上年增長5%。其中谷物96.95億斤,增長8.4%;豆類1.62億斤,下降47.6%;薯類(折糧)6.45億斤,下降14.3%。經濟作物產量普遍提高,其中,油料產量3.3億斤,增長28.6%;甜菜21.53億斤,增長43.5%;蔬菜90.54億斤,下降2.5%;瓜類7.03億斤,增長4.2%。
牧業年度(六月末)赤峰牲畜存欄1963.19萬頭(只),比上年增加106.84萬頭(只),增長5.8%。牲畜良種及改良種率90.4%;牲畜出欄率56.2%,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豬出欄344.11萬口,牛出欄122.78萬頭,羊出欄544.96萬只;能繁殖基礎母畜存欄977.59萬頭只,比上年增加94.5萬頭只。2013年肉類總產量45.46萬噸,下降0.7%。其中,豬肉產量13萬噸,下降1.9%;牛肉產量9.53萬噸,下降2.1%;羊肉產量8.6萬噸,增長2%;禽肉產量11.91萬噸,下降3%。牛奶35.28萬噸,下降5%;禽蛋33.31萬噸,增長2%。
2013年完成造林面積20.11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10.24萬公頃,飛播造林0.67萬公頃,封山育林9.2萬公頃。2013年水產品產量14376噸,增長4.1%。2013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01萬公頃。

第二產業

2013年赤峰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790.46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2.2%。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按企業規模分,大中型工業增長11.6%;按企業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7.3%,其他類型企業增長15.3%;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長12.5%,重工業增長12.1%。冶金、能源、食品、醫藥、建材、紡織、化工和機械八大重點行業增長11.7%,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達92.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1.2個百分點。其中冶金行業增長13.9%,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為55.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6.7個百分點。
2013年赤峰原煤產量3459.57萬噸,增長0.1%;發電量192.54億千瓦小時,增長5.8%。其中,風力發電67.88億千瓦小時,增長9%;鐵礦石原礦量2987.45萬噸,增長16.7%;十種有色金屬43.57萬噸,增長19.8%;鋼材303.29萬噸,增長10%。其中,線材181.56萬噸,下降6.9%;水泥631.79萬噸,增長4.9%。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和下降。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11.42億元,增長12%;實現利稅152.93億元,下降5%;實現利潤104.6億元,下降0.2%;產品銷售率97.6%,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6.5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430.07億元,增長14.2%;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96.49億元,增長8.8%。2013年商品銷售(營業)額1204.56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分行業看,批發業銷售額629.68億元,增長16%;零售業銷售額492.53億元,增長14.3%;住宿業營業額17.44億元,增長12.5%;餐飲業營業額64.91億元,增長17.7%。
2013年末赤峰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267.64億元,比年初增加110.9億元,增長9.6%。其中,單位存款余額380.1億元,比年初增加15.2億元,增長4.2%;個人存款余額866.8億元,比年初增加98.5億元,增長12.8%。年末赤峰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860.72億元,比年初增加149億元,增長20.9%。其中,短期貸款余額408.2億元,比年初增加92億元,增長29.1%;中長期貸款余額445.7億元,比年初增加55.2億元,增長14.1%;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14.3億元,比年初增加34億元,增長42.3%。
2013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5.2億元,比上年增長17.1%,賠款和給付支出11.79億元,增長36.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5.45億元,增長24.5%;賠款支出7.4億元,增長25.8%。人壽險保費收入19.75億元,增長11.9%;賠款與給付支出4.39億元,增長60.9%。

社會/赤峰市

教育事業

赤峰學院是2003年4月16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赤峰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赤峰教育學院、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赤峰分校三所專科層次的高校合并,同時并入赤峰衛校、內蒙古幼兒師范學校的部分資源組建的一所多學科、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赤峰學院2013年招收學生3020人,在校學生11114人,畢業生2439人;3所高等職業院校2013年招收學生2919人,在校學生7642人,畢業生2537人;44所中等職業學校2013年招收學生16652人,在校學生49821人,畢業生16814人。
2013年末赤峰初中和小學在校學生分別為12.69萬人和25.24萬人,入學率均為100%。初升高升學率達到90.54%,高中階段在校生達到15.37萬人。
2013年普通中小學新增校舍21.55萬平方米(小學、初中、高中當年新增數)。中小學計算機擁有量達到28129臺,圖書815.42萬冊。

科技事業

2013年鑒定科技成果25項。年內簽訂技術合同92項,合同成交額7634萬元。

文化事業

2013年末赤峰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0個,公共圖書館14個,群藝館、文化館13個,博物館10個;廣播電視臺10座,電視發射臺、轉播臺和差轉臺204座,其中功率一千瓦以上50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7.9%,電視綜合覆蓋率98.4%。《赤峰日報》2013年出版11896千印張。

醫療事業

2013年末赤峰擁有醫療衛生機構(不包括村衛生室)1130個,其中醫院76個,衛生院240個,采血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3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2個。年末赤峰醫療衛生單位實有病床位22991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5779人。

體育事業

2013年體育健兒參加自治區級21大項比賽,共獲獎牌265枚,其中金牌89枚。2013年發展二級運動員112人。赤峰老年體協組織已發展到2608個。

社會保障

2013年末赤峰各類社會福利院實有床位10298張,收養7846人。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465處。城鄉居民得到國家救濟人數達83.4萬人。城鎮居民*生活保障人數為9.54萬人,*生活保障月人均補助水平由上年的345元增加到359元。農村牧區居民*生活保障人數為30.02萬人,*生活保障年人均補助水平由上年的1483元增加到1587元。2013年低保資金支出10.1億元,增長140.5%。
 2013年末赤峰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1.4萬人,比上年增長3.5%。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62.15萬人,增長5.9%。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5.44萬人,增長1.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5%。 

著名人物/赤峰市

姓名活躍年代事跡
竇景庸遼朝陳國公、監國史纂修,在遼國政治、文化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
裴文和近現代革命烈士
麻俊坤近現代兩次榮立大功,并獲英雄獎章
清格爾泰近現代內蒙古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德伯希夫近現代指揮家、一級作曲家
烏國慶近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偵專家之一
馬德海當代內蒙古寧城集團董事長
斯琴高娃當代《*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榮譽主編
鮑喜順當代*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人候選世界紀錄
王珞丹當代年度創新藝人
張瑋當代《記高一籌》節目的八大領唱之一
王麗坤當代專業舞蹈
于月仙當代趙本山的妻妹
孔二狗當代作家、編劇、微博紅人
閆安當代歌手,演員
南瑾當代網絡作家,模特

城市榮譽/赤峰市

全國社會治安治理先進單位全國社會治安治理“長安杯”*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全國雙擁模范城
全國衛生城市年度環境獎全球500佳全國“十個精神建設水平較高的城市”之一“全國林業生態”文明示范城市
*有色金屬之鄉央視*幸福感最強城市首批10個國家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重點市*天鵝之鄉


類似“赤峰市”
與“赤峰市”相關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