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點40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點107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市級重點學科6個,,市級重點建設學科12個,,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基礎學科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1個教育部體育與藝術人才培養(yǎng)基地,1個全國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北京地區(qū)生命科學與人才培養(yǎng)產學研基地,,1個教育部首都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1個空間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學校下設文學院,、歷史學院、政法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系、化學系,、生命科學學院,、資源環(huán)境與旅游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教育技術系、初等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文化學院等17個院系以及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大學英語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共有本科專業(yè)47個。各類在校注冊生總數27,94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0,915人,博士研究生362人,,碩士研究生4,752人,,成人教育學生10,648人,外國留學生1,263人,,已形成從本科生到碩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教育體系。學�,,F有教職工2440人,,在1173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02人、副教授416人,;博士406人,,碩士389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8%,。在校工作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導師12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教育部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4人,。學校已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又涌現出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其*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含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6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2人,,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5人,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9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優(yōu)秀骨干教師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1人,北京市跨世紀人才41人,,市級青年學科帶頭人26人,,市級青年骨干教師91人,校級跨世紀青年學科帶頭人44人,。53名教師榮獲曾憲梓高師教師獎,、霍英東青年教師教學獎和科研獎。
學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本科教學工作優(yōu)秀學�,!薄T�*屆,、第二屆教學名師獎評選中,,學校有4名教授獲得北京市級教學名師獎。目前,,學校共建成*精品課程7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17門。在優(yōu)秀教學成果評選中,,學校獲得*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含合作項目),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44項,。學生在挑戰(zhàn)杯,、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競賽、電子競賽,、英語演講等*及北京市級比賽中均獲得了多項獎勵,。學校設有93個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學科技園,�,!笆濉币詠恚@批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88項,,其*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5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7項,,“863”計劃項目及子課題13項,“973”計劃合作項目6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8項,,科研項目總經費近7000萬元。編輯出版有《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數學》、《高教研究》,、《教育藝術》等,。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目前已同2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17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自1977年以來,,接待4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來訪6000余人次,聘請長短期外籍專家1300余人次,,同時向近40個國家和地區(qū)公派教師進修講學、合作研究2000余人次,,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的院校之一,。首都師大附中,、首都師大附屬育新學校、首都師大附屬實驗學校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基地,,首都師大附中是北京市重點中學之一,。學校歷來重視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來,,先后被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國和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保⒍啻潍@“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新的世紀,首都師范大學將銳意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水平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學校始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師范學院,,1992年由北京師范學院,、北京師范學院分院、北京聯(lián)合大學外語師范學院,、北京聯(lián)合大學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合并組建而成首都師范大學,。
1954年北京師范學院創(chuàng)建
1964年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并入北京師范學院
1956年由華東師范大學(音樂系)、東北師范大學(音樂系),、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和音樂系)合并升格為北京藝術師范學院
1960年由北京藝術學院
1961年由北京藝術師范學院并入北京藝術學院
1992年北京師范學院,、北京師范學院分院、北京聯(lián)合大學職業(yè)師范學院與外語師范學院合并組建首都師范大學
1978年北京師范學院分院創(chuàng)建
1978年北京師范大學一分校創(chuàng)建
1978年北京師范大學二分校創(chuàng)建
1978年北京外國語學院分院創(chuàng)建
1982年北京師范大學一分校,、北京師范大學二分校合并組建北京師范大學分校
1985年北京師范大學分校(北京聯(lián)合大學職業(yè)師范學院),、北京外國語學院分院(北京聯(lián)合外語職業(yè)師范學院)等24所分校合并組建北京聯(lián)合大學
截至2014年,學�,,F有教職工2,599人,,在1,515名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人數298人,副高職稱人數539人,,博士847人,,碩士499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9%,。學校已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在校工作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6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國家教育部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3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項目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者8人,,*百千萬人才7人,,入選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11人,北京市特聘教授40人,,北京市高層次人才資助計劃10人,,北京市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32人,北京市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計劃31個,,北京市科技新星34人,,市級青年骨干教師176人,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入選人員56人,長城學者培養(yǎng)計劃入選人員7人,,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3個,。學校另有59名教師榮獲曾憲梓高師教師獎、霍英東青年教師教學獎和科研獎,。
評選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是學校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教育部自1989年開始在全國普通高校中開展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的評獎活動,,每四年一次,,至今已開展了五次。
首都師范大學為了不斷推出有競爭實力的項目參加市級和*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的評選,,自1989年開始,,每兩年進行一次校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的評選。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與奮斗,,學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到2007年9月底,學校已獲得*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獲得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44項;校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137項,。其中,,高德偉教授主持的"高師開設性健康課的探索與實踐"項目在1997年獲得的*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實現了市屬高校零的突破,。
為了鼓勵廣大教師在教學改革上多下功夫,學校還制定了新的獎勵政策,,提高了獎勵力度,。凡獲得*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的項目,,學校將按教育部頒發(fā)獎金額度的8倍、5倍,、3倍進行匹配,。為了全面提升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學校于1986年就開始了課程建設工作,,相繼制定了課程建設“八五”,、“九五”、“十五”發(fā)展規(guī)劃,,出臺了《首都師范大學課程建設工作條例》及《首都師范大學課程建設評估(驗收)指標體系》,。截至到2007年10月,學校共獲得*精品課程7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17門,,校級精品課程33門,。通過評估驗收的達標課程有596門,其中優(yōu)秀課122門,。
學校2003年10月首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評審結果為“優(yōu)秀”。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到"十一五"末,,首都師大一定能基本形成國內一流水平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師范大學的框架。
“211工程”重點學科
序號 | 學 科 名 稱 | 所在院系 |
1 | 首都基礎教育創(chuàng)新與現代化 | 教科院,、教育技術系 |
2 | 中外歷史與文明 | 歷史系 |
3 | *文學研究與現代文化 | 文學院 |
4 | 思想政治教育與哲學研究 | 政法學院 |
5 | 藝術教育與藝術理論 | 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書法文化研究院 |
6 | 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 | 數學系 |
7 | 遺傳與生物工程 | 生命科學學院 |
8 | 城市地理信息技術與首都圈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利用 | 資源環(huán)境與旅游學院 |
9 | 光物理科學與技術 | 物理系 |
序號 | 學科名稱 | 學科負責人 | 批準時間 | 文號 |
1 | 基礎數學 | 李慶忠 | 2007 | 教研函[2007]4號 |
2 | 植物學 | 何奕昆 | 2007 | 教研函[2007]4號 |
3 | *古代文學 | 趙敏俐 | 2007 | 教研函[2007]4號 |
4 | 世界史 | 徐藍 | 2007 | 教研函[2007]4號 |
序號 | 學 科 名 稱 | 批準時間 | 文號 |
1 | 數字文獻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2 | 數學與信息技術 | 2010年5月 | 京教研[2010]14號 |
序號 | 學 科 名 稱 | 批準時間 | 文號 |
1 | 數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序號 | 學科名稱 | 批準時間 | 文號 |
1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2 | 文藝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3 | 漢語言文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4 | 俄語言文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5 | 音樂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6 | *古代史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7 | *近代史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8 |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9 | 遺傳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10 |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 | 2002年5月 | 京教研[2002]12號 |
11 | 美術學 | 2002年5月 | 京教研[2002]12號 |
12 | 思想政治教育 | 2010年5月 | 京教研[2010]14號 |
序號 | 學 科 名 稱 | 批準時間 | 文號 |
1 | 教育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2 | 外國語言文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序號 | 學 科 名 稱 | 批準時間 | 文號 |
1 | 宗教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2 | 馬克思主義*化研究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3 | 基礎心理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4 | 光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5 | 物理化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6 | 細胞生物學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7 | 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10 | 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11 | 旅游管理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號 |
8 | 自然地理學 | 2002年9月 | 京教研[2002]23號 |
9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2002年9月 | 京教研[2002]23號 |
12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2002年9月 | 京教研[2002]23號 |
13 | 分析化學 | 2002年9月 | 京教研[2002]23號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維信息獲取與應用實驗室,,太赫茲光電子學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納米光電子學實驗室,,學習與認知實驗室,資源環(huán)境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實驗室,,太赫茲波普與成像重點實驗室
工程中心:國家城市環(huán)境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環(huán)境生態(tài)過程分中心,,空間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基地:
國家歷史學科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yǎng)培訓基地,,
全國省屬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小學綜合時間活動課程師資研究與培訓基地
教育部首都師范大學課程研究和發(fā)展中心,教育部國家漢辦HSK考試(文秘)研發(fā)中心
北京地區(qū)生命科學與人才培養(yǎng)產學研基地,,北京創(chuàng)新研究基地,,全國青少年學生校外教育培訓中心。
截至2014年,,學校設有90余個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學科技園。獲批“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及子課題14項,。獲批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163項,,其*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6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4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9項,,“863”計劃項目及子課題22項,“973”計劃合作項目15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第二單位),、北京市科學進步獎13項,省部級以上獎勵91項,。2012至2013學年度科研項目總經費9066萬元,。
首都師范大學從1996年到2005年,完成著作1111部,發(fā)表論文35194篇,,其中202篇(到2004年)被SCI(E)收錄,,63篇被EI收錄,獲得6項發(fā)明專利權,,1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獎18項,其中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得:*社科獎12項,部社科一等獎1項,,部社科三等獎3,,北京市社科一等獎12項,北京市社科二等獎58項,。
學術期刊
編輯出版有《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語文導報》、《中學語文教學》,、《高教研究》,、《教育藝術》等。
館藏資源
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于1954年建立,,是學校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共有各類圖書文獻889萬余冊(件):印刷型文獻287萬余冊,,其中中文圖書230萬余冊(1949年以前出版的圖書17萬冊,,線裝書7000余種,含善本書376種),,外文圖書27萬余冊,,中文期刊合訂冊27萬余冊,外文期刊合訂冊3.3萬冊,;電子圖書(包括電子版學位論文)582萬余冊、電子期刊16萬余冊,;購買非書刊類數據庫88個,,自建數據庫40個。(以上數據統(tǒng)計截止到2012年12月),。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截止至2014年,該校已同3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94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同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意大利威尼斯大學、秘魯皮烏拉大學,、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和德國不來梅科技大學等6所國外院校合作開辦了孔子學院,。同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了477名教育碩士。2006年至2014年03月,,共派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2,082人次進行轉學分課程學習或帶薪實習。
2006年至今,,參加國(境)外訪學,、培訓進修、國際會議的教師達2,584人次左右,,學生851人次,。學校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的院校之一,,也是市屬高校中*一個教育部授予的來華留學示范基地,也是教育部“*政府獎學金本科來華留學生預科教育基地”,。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fā)展,,目前已經成為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綜合性的市屬重點師范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它履行搜集,、加工,、存貯和傳播文獻信息的職能,與各院(系)資料室互為補充,,共同承擔為全校教學,、科研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和文獻資源保障的任務。圖書館的館藏建設與學校的學科設置,、教學和科研方向緊密聯(lián)系,,文獻收藏以本校各專業(yè)所涉及學科的基礎理論文獻、教學參考文獻,、科學研究參考文獻,,以及有關工具書為重點。目前,,我館共有各類圖書文獻260萬余冊(件):印刷型文獻220萬冊(其中中文圖書170.7萬冊(1949年以前出版的圖書17萬冊,、線裝書7000余種,含善本書376種),、外文圖書22.6萬,、中文報刊24.1萬冊,、外文報刊2.3萬冊);電子圖書14萬冊,、電子報刊24萬冊,;非書刊類數據庫143個,其中中文數據庫134個,,外文數據庫9個,。(以上數據統(tǒng)計截止到2005年12月)
我校于2002年投資新建了北一區(qū)圖書館,有效地改善了教學科研條件,。迄今為止,,圖書館總面積已達26743平方米,現有閱覽座位3312個,每周開放時間105小時,。
為了滿足師生的需要,,改善現有的條件,首都師范大學還將在良鄉(xiāng)建立新的圖書館,,以期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為了使讀者更方便地使用館藏,提高文獻的利用率,,圖書館近年來在服務形式上提出了"藏借閱合一"的方針,。除開展一般的借閱服務外,圖書館還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咨詢服務,;分層次開設"利用圖書館基礎知識講座"和"文獻信息檢索"等公選課,;開展復印、視聽等多種技術服務,,使讀者服務工作逐漸向主動服務,、多層次服務和現代化服務的方向發(fā)展。
重點建設具有我校特色的重點學科文獻,、教學參考文獻,、基礎教育學科文獻,特別注意加強非書資料和網絡文獻資源的建設,,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多學科、多層次,、多載體形式的館藏文獻和數據庫體系,;引進先進、適用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信息資源管理系統(tǒng)、全文檢索系統(tǒng)和數字圖書館加工與發(fā)布系統(tǒng),,建設完善圖書館局域網,,滿足讀者及圖書館管理的需求,;加強以網絡文獻服務為中心的信息服務,開發(fā)網上資源,,初步形成以網上文獻報導,、網上信息導航、網上教育培訓,、網上館際互借,、網上咨詢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網上信息服務平臺。在館藏規(guī)模,、服務質量和水平,、現代化手段應用、網絡化程度,、隊伍建設與管理水平等方面均達到國內高等師范院校一流水平,。
圖書館積極爭取加入"*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參加地區(qū)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工作,,成為CALIS聯(lián)合編目的全國*批B級成員館,;成為CALIS全國*批館際互借的試驗館。按照CALIS的要求,,積極參加學位論文數據庫,、學術資源導航庫和特色數據庫建設。根據北京市教委和北京高校圖工委的意見,,我校圖書館積極組織北京市屬市管高校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服務體系建設,,承擔了"北京高校網絡圖書館"管理中心的任務,使北京市屬市管高校圖書館的整體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圖書館工作人員將嚴格遵守《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圖書館職業(yè)道德準則(試行)》,、《首都師范大學工作人員服務公約》和《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文明用語》,,竭誠為廣大讀者服務。
隨著改革的深入發(fā)展,,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將加速提高館藏水平,、服務水平、科研水平和自動化管理水平,,完成從傳統(tǒng)的圖書館向現代化的文獻情報中心轉變的歷史任務,。
職務 姓名
校長 宮輝力
副校長 周建設,、馬常,、何奕騉、沈千帆,、孟繁華、邱運華
黨委書記 張雪
黨委副書記 林蓉蓉,、繆勁翔
紀委書記 潘亮
校區(qū) | 地址 | 郵編 |
---|---|---|
首都師范大學校本部 | 海淀區(qū)西三環(huán)北路105號 | 100048 |
首都師范大學北一區(qū) | 海淀區(qū)西三環(huán)北路83號 | 100089 |
首都師范大學北二區(qū) | 海淀區(qū)西三環(huán)北路56號 | 100048 |
首都師范大學海淀校區(qū) | 海淀區(qū)通慧寺1號 | 100080 |
首都師范大學東校區(qū) | 北京市海淀區(qū)阜外白堆子甲23號 | 100037 |
首都師范大學通州部 | 北京市通州區(qū)中山街50號 | 101199 |
首都師范大學良鄉(xiāng)校區(qū) | 北京市良鄉(xiāng)高教園區(qū) | 102401 |
備注:
校本部:可以乘坐北京地鐵6號線,,在花園橋站下,D2出口,。
北一區(qū):同樣可以坐北京地鐵6號線,,在花園橋站下,A口出來,,先右拐(不到5m),,然后左拐,走到頭,,在第二個十字路口再次右拐,。
北二區(qū):北一區(qū)過天橋即可。
東校區(qū):坐地鐵9號線在白堆子站下車,,A口出,,右拐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