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aα片_av女人乱码中文字幕_18女人水多性高朝床叫视频_亚洲欧洲日韩AV

當前位置: 百鳴 > 教育網站 > 高校大學 > 云南高校

昆明理工大學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昆明理工大學
網站熱點:
昆明理工大學,教職工,校友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4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10:27
網站介紹:
昆明理工大學
網站百科

基本概況/昆明理工大學

基本情況

昆明理工大學創建于1954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行業特色、區 域特色鮮明,經濟管理、哲、法、文、藝術、醫、農、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主體為本省一本,在全國大部分省份招一本;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校;2012-2013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單位;是東盟大學聯盟(AUN:ASEAN UniversityNetwork)26所高校之一;是GMS六國大湄公河次區域學術與研究聯合體(GMSARN)中8所發起院校中**大學;亞歐基金會高等教育合作計劃(AHEP)顧問委員會委員;是十年期“中日據點大學城市環境合作項目”13所*大學之一。西部高校研究生招生交流協會的西部十六所著名大學之一。是首批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昆明理工大學)6所高校之一。昆明理工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連續兩次被科技部考核為2010年度和2012年度優秀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學校現有呈貢、蓮華、新迎三個校區,占地面積4300余畝;主校區為呈貢校區,位于昆明市呈貢大學城,占地面積3200畝。

學校設有24個學院、1個教學部、4個研究院和1個直屬三甲醫院,設有研究生院;有93個本科專業,在全國設有近40個函授站,有72個夜、函大本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29505人,博士、碩士研究生9373人,留學生1108人;*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在學校設立“后備軍官選拔培訓辦公室”,現有332名國防生在讀。學校設立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專門培養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生。

學校人員

學校有教職工3900人,其中,專任教師2351人,教授、副教授職稱人員1114人,*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兼職兩院院士23人,院士工作站8個;博士生導師18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7人,中央組織部“千人計劃”創新人才短期項目1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1人。*教學名師1人,*突出貢獻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7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16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人才28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5人、后備人才45人,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16人,云南省“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和“高端科技人才引進計劃”各1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省級教學名師17人,云南省高等學校名師工作室12個。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3名,全國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1名。
近60年的建設發展,依托紅土高原豐富、獨特的資源,學校形成了以地質、采礦、礦物加工、有色冶金等為主體的、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大有色”學科體系。現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23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52個、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點學科9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 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74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7個和工商管理碩士(MBA)、藝術碩士(MFA)、翻譯碩士、建筑學碩士、農業推廣(農業信息化領域)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城市規劃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校特色

學校已建成國家精品課程8門、省級精品課程32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國家雙語示范課程2門、省級雙語示范課程7門、國家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團隊9個
、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2個、*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國家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1個、首批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省級小語種人才培養示范點1個、國家精品教材1部、省級精品教材4部、省級優秀教材11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3部、省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7部;有5個專業通過國家專業評估、3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教育部質量工程“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入選學校,共有112個項目獲國家資助、10個項目獲云南省資助;教育部質量工程“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4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2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3項,省級高等學校本科實踐教學能力提升工程項目2項;是教育部“*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規劃”學校,2012-2013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圖書館藏書275萬冊、中外文電子圖書220萬種,中外文紙質期刊累計5500種,網絡數據庫130個,是“全國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和“西南地區有色金屬專業文獻信息中心”,國家教育部設立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理工類編號L32)。
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技術轉移示范中心、國家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平臺;國家認可實驗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環保部工程中心、*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工程實驗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級檢驗站、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省級產學研聯合開發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云南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云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園、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云南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級平臺6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云南省創新團隊、云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培育團隊13個,甲級資質的設計研究院1所。
學校注重對外合作與交流,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交流關系;在面向周邊國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長期培養、國際技術轉讓,面向發達國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方面,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響力。經國家漢辦批準在瑞典設立布萊金厄理工學院“孔子學院”和老撾蘇發努馮大學孔子學院;在老撾、泰國、越南設立了國外多處辦學點;在亞歐合作、*與東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重要國際區域合作機制中,作為*高校代表發揮了積極作用。

歷史沿革

1952-1953年間重慶大學有色金屬科、貴州大學工學院礦業機械系、西昌技藝專科學校部分教師并入云南大學工學院。
1954年9月云南大學工學院獨立建院,命名為昆明工學院。
1960年9月昆明工學院(機械系)分建云南機械學院1960年9月昆明工學院(煤炭系)分建云南煤炭學院。
1961年9月昆明工學院(化工系)分建昆明工學院滇南分院。
1961年9月云南機械學院并入昆明工學院。
1961年9月云南煤炭學院并入昆明工學院。1961年9月昆明工學院羅茨分院并入昆明工學院。
1961年9月滇南大學冶金機械系并入昆明工學院。
1961年9月滇西大學采礦機械系并入昆明工學院。

1961年9月云南鐵道學院并入昆明工學院。
1961年9月甘肅工業大學(現蘭州理工大學)鋼鐵冶金并入昆明工學院。
1963年9月滇南大學化工系并入昆明工學院。
1994年9月云南化學專科學校并入昆明工學院。
1994年9月電子科技大學昆明分部并入昆明工學院。
1994年9月重慶建筑工程學院(現重慶大學)昆明分部并入昆明工學院。
1995年2月昆明工學院更名為昆明理工大學。
1999年10月云南工業大學并入昆明理工大學
2004年云南省分析測試中心并入昆明理工大學
2010年7月成立昆明理工大學質量發展研究院。
2010年11月成立云南省知識產權發展研究院,榮獲”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單位“稱號。
2010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稱小211工程)。2011年1月成立昆明理工大學附屬昆華醫院(云南省*人民醫院)。
2012年6月云南省人大法制委、云南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與昆明理工大學合作建立云南省地方立法研究院。
2012年,學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成為中西部24省重點建設的100所大學之一。
2012年12月,“復雜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和“西部典型行業污染控制協同創新中心”被正式認定為云南省“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
2012年12月14日,泰國國會主席兼下議院議長頌薩·吉素拉暖(Somsak Kiatsuranont)受聘我校名譽教授。頌薩·吉素拉暖主席是泰國著名的政治家,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威望。
2013年4月,國家科技部公布了2012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圍名單,昆明理工大學校獲批“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資助,成為全國首批18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之一。
2012-2013年度榮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3年12月,稀貴金屬先進材料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為“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
2013年12月,*超硬材料先進制備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被認定為科技部國際合作基地
2014年2月11日,科技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下文正式批準建設“省部共建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云南省*家依托高校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黨政領導

黨委書記:周榮
黨委副書記、校長:張英杰
黨委副書記:孫書行
黨委副書記:張勁松
副校長:羅黎輝
副校長:田軍
副校長:楊保建
副校長:王華
紀委書記:李莉
副校長:程赫明
副校長:牛治亮
副校長:易健宏

校園建設

昆明理工大學擁有呈貢、蓮華、新迎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4300余畝。昆明理工大學官網“虛擬校園”可以瀏覽美麗的昆明理工大學

呈貢校區

呈貢校區位于昆明市呈貢大學城,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校區占地面積3200畝,為主校區。
學生社區,呈貢校區共有四個宿舍園區,怡園、憬園、恬園、恒園(在建)。除恬園少部分宿舍外,其余宿舍均為四人間,并配有獨立衛生間,太陽能熱水器。

蓮華校區

蓮華校區位于昆明市區內,占地面積680畝,原校本部所在地。昆明理工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真空冶金國家工程實驗室及部分學院保留在蓮華校區。

新迎校區

新迎校區是城市學院(高等職業本科)所在地,位于昆明市區內,占地面積420畝。

博物館

昆明理工大學礦物數字博物館,也稱昆明理工大學地學博物館,前身是建立于五十年代初期的昆明工學院地質陳列室,是我國擁有全球巖礦標本和古生物化石標本最齊全的博物館之一。每年接待國內外專家學者,昆明及各地中小學生到館內參觀,是學校的窗口和進行學生素質教育和科普宣傳的重要基地,同時也為科研服務。在藏品的繼承關系上,則可追溯到早期的云南大學(東陸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是我國高校中建立較早且擁有全球巖礦標本和古生物化石標本較齊全的博物館之一。被*地質學會授予"地學科普基地"、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巖礦和古生物化石標本為目前國內一套最完整的、在*地學教育史和*標本實物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本,因此具有很高的珍貴性、科學性和歷史價值。在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網上公共資源建設大學數字博物館建設工程支持下,立項建設昆明理工大學礦物數字博物館。1000件"世界巖礦標本"數字化建設。后續本礦物數字博物館將建設成一個完整的礦物網站,囊括迄今為止發現的四千多種礦物,體現我國礦物學研究水平。

圖書館

圖書館現有館舍面積近5.5萬平方米,全館館藏紙質文獻總量270余萬冊(含院系資料室),中外文報刊5500多種,學科范圍涵蓋社會科學、人文藝術、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各個方面,載體類型包括紙質文獻、電子文獻和其他載體文獻,為全國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之一,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西南地區有色金屬專業文獻信息中心”。2004年被教育廳評為先進圖書館。蓮華校區圖書館館藏文獻達150余萬冊,現期報刊2000多種,各種資料4000多份,涉及語種有中、英、法、德、俄、日等,文獻類型包含了圖書、期刊、科技報告、學術會議錄、技術標準、產品樣本等。以國土資源、礦業、冶金、材料、經濟管理等專業為重點,特別是有色金屬及其相關學科文獻在廣度和深度上達到較高的收藏水平,被確定為”西南地區有色金屬專業文獻情報中心”。2012年12月被授予“教育部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資格

科技園

根據科技部、教育部關于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的總體部署,經各高校申請,科技部、教育部初審,2009年11月19日,科技部、教育部在北京組織有關專家對通過初審的7家大學科技園進行了評審,昆明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順利通過評審。 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的綜合性平臺,一流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
昆明理工大學長期以來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學科優勢,綜合辦學實力得到快速提升。昆明理工大學已成為云南規模較大、辦學層次和類別齊全的綜合性大學。

發展規劃

到2020年,使學校特色更加鮮明,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核心競爭力全面增強,全面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取得重大標志性突破,實現昆明理工大學發展的新跨越。爭取躋身我國西部地區一流高校行列,把學校建設成為適應西部地區及云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適應有色金屬行業發展需要的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部分學科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和較強競爭力,部分學科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部分學科在西部地區和云南省保持領先水平,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方面形成自身鮮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大學。
在人才培養方面,各類學生人數達到84500人。其中研究生 17000人(博士研究生2000人、碩士研究生15000人),本科生40000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25000人;各類留學生總人數達到2500人,成為*面向東南亞與南亞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主要基地和國家示范院校。培養*教學名師4名、建成*教學團隊10個、建成國家科技創新團隊2-3個、新增院士或學術大師級拔尖人才4-5名。在學科發展方面,建成5~8個優勢學科群、20個左右優勢學科,使博士后流動站達到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達到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達到50個、專業學位類別達到20種,國家重點學科達到6個、優勢特色重點學科群達到6個、省級重點學科達到38個,本科專業控制在100個以內。科技創新方面,科技實力處于全國高校先進行列,科研規模達到8.5億元,年均獲得*、省部級獎勵30項,*科技條件平臺增加到5個、省部級科技條件平臺增加到25個,每年轉化專利技術40項,科技企業總數達到80個,全資、控股企業總產值達4億元,力爭培育科技企業上市3個。

教學條件/昆明理工大學

學校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學、科研隊伍,在3378名在職教職工中,具有各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100人。有*工程院院士1人及兼職兩院院士16人;博士生導師73人,*、省級、校級重點學科帶頭人110人;在1727名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人員79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1033人;有*突出貢獻專家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86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26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人,后備人才10人,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11人 ,“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第四屆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
學校分為蓮華、新迎、白龍校區,都坐落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市區內,共占地1800畝。圖書館藏書228萬冊,有中外文期刊3300多種,電子圖書30萬冊,是全國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和西南地區有色金屬文獻中心。學校現有1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環保總局工程技術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共建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檢測站、2個省級產學研聯合開發中心、2個省級示范實驗室,1所甲級資質的設計研究院和1所甲級資質的環評所。

院系設置/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現設有18個學院、1個研究生院和2個教學部,有60個本科專業。學校在全國部分省市設有30個函授站,有56個夜、函大本專科專業。學校面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招生,學生畢業面向全國就業。學校所有的本科專業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專業都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學歷教育的資格。學校現有4個博士后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00個碩士點、23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和1個ΜΒΑ授權點。有1個*重點學科、1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的重點學科。 現有各類學生49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5000余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220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22000余人。*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在我校設立了“后備軍官選拔培訓辦公室”,現有508名國防生在讀。

蓮華校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 國土資源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管理與經濟學院 理學院 研究生部 應用技術學院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新迎校區: 電力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成人教育學院

白龍校區:法學院 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部、社會科學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 現代農業工程學院 藝術與傳媒學院 交通工程學院
獨立學院:津橋學院
與楚雄州政府合作辦學:楚雄應用技術學院

院士風采/昆明理工大學

王希季,白族,教授,云南大理上末人,*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1937年—1938年肄業于昆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原昆明理工大學之云南工學院前身之一部)。*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空間返回技術專家,是*空間技術的開創者之一。是*火箭探空技術學科和航天器進入與返回技術學科的創始人之一,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戴永年(1929.2.9-)云南通海人。1951年畢業于昆明工學院采礦冶金系前身-云南大學工學院礦冶系。1999年當選為*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屬真空冶金專家,現任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有色金屬冶金”*重點學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點學科帶頭人。
張國成,云南昆明人。1956年,畢業于昆明工學院冶金專業。1952年考入云南大學工學院。著名的稀土冶金專家,*稀土冶煉分離研究的學科帶頭人之一,*工程院院士。
彭金輝,彝族,1992年畢業于昆明工學院冶金系,獲博士學位。2013年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工程院院士2013年入選候選人。
何天淳,1977年畢業于昆明工學院機械系,2010年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殷之文,*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家。1942年畢業于原昆明工學院采礦系、冶金系之前身,我國功能陶瓷的首創者,在國際功能材料科學界有廣泛的聯系和聲譽。先后被選為國際鐵電體顧問委員會委員,國際陶瓷科學院院士。
徐祖耀,*科學院資深院士。1938年10月-1942年7月昆明工學院采礦冶金系前身學習,獲工學士學位。

學科建設/昆明理工大學

2013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2009-2011),本輪共有391所高校參加,110所“211工程”高校及大部分省、部屬重點高校參與了本次學科評估。本輪評估中,昆明理工大學共有18個專業參評。(以下為同檔次的并列排名)

科研成果

學校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獲得*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4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60項,出版論著910部,專利授權2247項;2011年科研經費規模達5.62億元。2012年科研經費規模達6.77億元。榮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3篇;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4名,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1名;2012年,有色真空金屬冶金創新團隊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之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012年12月,“復雜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和“西部典型行業污染控制協同創新中心”被正式認定為2012年度云南省“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

戴永年院士為首開發的「硬鋅真空蒸餾提鋅和富集鍺銦銀」成果,2003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以李夢庚教授為首研究發明的「電熱連續結晶機除鉛、鉍工藝」被西方冶金界稱為「二十世紀錫冶金最偉大的發明」。
在200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昆工的張文彬教授課題組主持的“難處理氧化銅礦資源高效選冶新技術”和楊斌教授課題組主持的“從含銦粗鋅中高效提煉金屬銦的技術” 同時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昆工袁子榮教授參與的“富氧頂吹-鼓風爐強化還原-大極板、長周期電解煉鉛新工藝技術”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2011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昆工副校長彭金輝教授主持完成的“新型微波冶金反應器及其應用的關鍵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同時,昆工王曉東教授、吳建德副教授參與完成的“復雜地形長距離鐵精礦固液兩相漿體輸送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年1月18日,昆工副校長王華教授課題組參與完成的“復雜難處理鎳鈷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我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零的突破,重大成果的取得又一次彰顯了學校在全面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征途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標志著云南省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質量工程/昆明理工大學

教學工作及人才培養

獲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112項;新增“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3篇;從2009級本科生起實行完全學分制;本科生年終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年終就業率超過95%。自2012年起,學校所有專業在云南省內均為一批錄取,生源質量大幅提高。

科技創新與學科建設

申報獲準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技術轉移示范中心。學校自籌資金進行兩輪重點學科建設,*輪投入5786萬元,第二輪從2008年起五年內投入5億元。博士后流動站由4個增至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由5個增至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由27個增至41個,碩士點由44個增至127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由18個增至27個;新增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重點(含培育)學科由1個增至2個,新增省級重點學科8個。大力實施創新團隊建設計劃,投入經費2515萬元立項建設3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7個校級創新團隊和1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投入1310萬元建設12個學術團隊。

人才強校戰略

6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入選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17人被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36人入選“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12人被授予“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稱號,8人分別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云南省優秀教師”稱號和“云南省教育功勛獎”。

教學成果/昆明理工大學

2000年以來,獲*教學成果獎5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0項;新增科研項目1754項,其中縱向688項,橫向1066項,科研合同經費達6.26億元;科技成果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戴永年院士獲云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83項,已獲授權專利100項;出版論著314部;發表論文6644篇,其中被SCIE收錄104篇、EI收錄121篇、ISTP收錄98篇。主辦有《昆明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及社會科學版)兩種公開刊物,其中自然科學版為*科技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起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
昆明理工大學的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把學校初步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成為我省和西部地區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和應用人才的重要基地、應用基礎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科技開發與應用的重要基地、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研究咨詢中心

文化傳統/昆明理工大學

校訓:明德任責,致知力行
校風:勵精圖治,求實奮進
教風:德高業精,教書育人
學風:勤奮,博學,實踐,創新
辦學理念:以特色創品牌,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促發展,以服務獲支持
學校傳統:艱苦奮斗,求真務實
學校精神:根植紅土,情系有色,堅韌不拔,赤誠報國
校訓釋義:
“明德”: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致知”: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
“力行”:出自《朱子語錄》:“論先后,當以致知為先;
論輕重,當以力行為重”。“致知力行”出自1922年(壬戌年)成立的東陸大學(云南大學前身)校訓“自尊、致知、正義、力行”。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50周年校慶時,提煉了校訓,昆工作為東陸大學一個重要后繼者,結合理工大學特質,亦繼承了部分該校訓

辦學特色

1、熔鑄“紅土精神”錘煉“有色人才”
紅土高原坤厚載物,孕育了有色金屬王國。發軔紅土的昆明理工大學,肩負為云南經濟社會建設和全國有色礦冶行業培養人才的雙重使命,不畏有色礦冶及西部邊疆的艱苦條件,立足云南、融入云南,面向全國、服務行業,弘揚“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熔鑄了“根植紅土、情系有色、赤誠報國”的“紅土精神”,凝練成“明德任責,致知力行”的校訓,貫穿于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造就了10余萬名具有“紅土精神”的“有色人才”,勤奮實干、敬業奉獻,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2、“有色金屬”學科專業建設改革獨樹一幟
在近60年的辦學實踐中,大力促進有色礦冶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不斷進行專業延伸拓展,構建了“大有色”學科專業體系。形成了以地質找礦、采礦、礦物加工、有色冶金、有色金屬新材料加工與制備等為特色和龍頭學科,以機械加工、自動控制、環境保護、資源再生與利用等為支撐學科,以水利電力、民族民居建筑學、土木建筑、交通運輸、生物化工、信息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為拓展延伸學科的“大有色”學科專業體系。

知名校友/昆明理工大學

政界

·楊保建,78級有色金屬,云南省人大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常委。
·劉北辰,56級機械,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常委,人大常委,云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邦瑞,43級采礦冶金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云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
·羅黎輝,云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委員。
·鄭心穗,73級金屬學及熱處理專業。民革中央常委。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協副主席。
·蘇正國,59級機械系.任第九屆全國工商聯常委,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會長。
·龍潛, 昆明工學院副院長,周恩來的秘書,*歷史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
·李漢柏,77級水電建筑專業。云南省副省長。
·王德學,81級采礦系碩士學位,擔任國家安監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江,78級煉鋼。擔任云南省組織部部長,副省長等。
·張田欣,97級管理工程研究生。任文山州委書記,昆明市市委書記等。
·李新華,72級化工系。任云南省副省長。
·竺良甫,建國初期機械專家。民盟副主委。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車榮福,81級采選系采礦,廣西黨委常委、南寧市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等。
·丁紹祥,1993年管理碩士,云南省黨組成員、副省長。
·劉圣華,86級礦機專業,黃石市副市長。
·賀毅,外語系,云南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楊軍,臨滄市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
·楊福生,78級采選系采礦專業,1997級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紅河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州長。
·潘祖和,金屬壓加,云南財大黨委副書記。
·王俊強, 81級自動化控制系。云南省政府副秘書長。
·帥江, 87級環境工程系,貴陽市兩管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楊光成,78級化工系,十五十六大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
·何天淳,77級機械,1985年碩士,云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云大校長。
·肖正學,采礦系,西南科大黨委副書記、校長,*工程爆破協會常務理事。
·夜禮斌,管理研究生。云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昭通市委書記。
·朱洪,1982年化學系,文山出入檢局副局長。
·陳亞東,84級選礦工程專業。貴州省都勻市黨組書記。
·王樹芬,79級有色金屬冶煉專業學習。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企業界

·羅建川,81級采礦專業。*鋁業執行董事/總裁。
·劉鳳山,87年選礦專業。華新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肖同友,69級煉鋼,全國人大代表、南鋼董事長、黨委書記。
·敖宏,82級冶金系。*鋁業副總經理。全國青聯常委、中央企業青聯副主席.
·王永選,80級采礦和環境工程兩個專業。中礦金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段華生,65級機械,云南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俞瑞方,83級機械,紅云紅河集團副總裁。
·葉世興,85級機械。玉溪煙草局(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經理,云南紅塔集團黨委副書記。
·李穗明,83級機械,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張嘉濱,83級機械。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郭忠誠,昆明理工大學恒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表面工程協會電鍍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曾獲教育部第五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田永,82級有色冶煉。云南冶金總公司副總經理、云南鋁業公司總經理、云南省工業經濟聯副會長。
·王長勇,97級研究生班。昆鋼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事長。
·余自甦,82級鑄造專業。攀鋼(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張嘉濱,85級機械系。昭通市煙草公司經理,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局長,昭通卷煙黨委書記、廠長。
·李勇,78級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專業。*有色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王繼光,88級機械制造工藝設備專業,2001級“礦物加工”工程碩士。攀鋼(集團)礦業公司經理。
·寇偉,83級電力系電廠熱能動力,云南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吳云紅,87級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專業。水電十四局副局長。
·高盈孟, 82級水工建筑專業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他盛華, 78級化工機械專業,2000年工商管理研究生。云南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董華,82級化工機械。云天化董事長總經理;國家氮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云南企業聯合會副會長。
·付軍,85級采礦,1985年至1988年采礦碩士。云銅副總,云輕紡總經理,云南醫藥集團黨委書記。
·路東尚,82采礦工程系,研究生學歷。山東招金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黃金協會副會長。
·董英,82選礦專業。云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郝蜀東,71采礦專業。昆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科技界

·李夢庚,是我國著名的錫冶金專家,現代錫冶金火法精煉技術奠基人,連續螺旋結晶機的發明者,被美國冶金專家譽為“20世紀錫冶金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曾獲全國科技大會、冶金部科技大會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
·劉純鵬,國家科委冶金學科組成員,*金屬學會有色冶金物理化學學術委員、及重有色冶金學術委員,云南省科委專家顧問組副組長,云南省第四、五、六屆政協委員等職。美國著名團體TMS(會員)。
·魏一鳴昆明工學院畢業,獲昆明工學院碩士。*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理工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畢謙,57級機械系;于1981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進修一年半。曾先后擔任昆明工學院基礎部建力系系主任;兼任云南省力學學會理事長,省地震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常鵬北,創建了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電渣冶金研究室,解決了電渣冶金、等離子冶金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在高溫超導、納米級材料、超細銻白、煉錫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較大成績。

社會評價/昆明理工大學

本校在全國高校為*完成單位獲2009年度國家三大科技獎勵項目統計排序位列第6位,與東南大學、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14所高校并列第11位。在全國高校獲2009年度國家三大科技獎勵項目統計排序中,與北京交通大學、河海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9所高校并列第16位(其中我校位列第11位)。
本校在《2010*大學評價》編制的2010年*大學綜合實力排名中名列第100名。
本校在武書連2011*大學工學100強排名第68名。
本校在*校友會網2011*大學科學貢獻力排行榜排名第56名。
本校在2011*大學國家重大技術發明獎排行榜排名第28名。
本校在武書連2012*大學工學100強排名第67名。
本校在*校友會網2012*大學綜合排名第101名。
本校在*校友會網2012*大學重大技術發明獎排行榜排名第29名。
本校在*校友會網2012*大學重大科技獎勵排行榜排名第43名。
本校在*校友會網*兩岸四地大學三星級大學,入選區域內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較高的研究型大學,是*兩岸四地各區域創建綜合研究類“*高水平大學”的生力軍。

類似“昆明理工大學”
與“昆明理工大學”相關的網站